汉王要分他们的田,那就分呗!
自己已经中了进士,马上就是大汉的朝廷命官。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大王分他们家的土地,那都是大王的恩典,他们为人臣者当感激涕零,怎么能生出怨愤呢?
程驷举还在胡思乱想,那边负责贴榜的文吏,终于拿出最后一张黄榜。
“一甲及第!”
“探,邓公显鹤,湖南新化人。”
邓显鹤缓缓从看榜士子中挤了出来,脸上表情意气风发。
旁人看到探郎居然这么年轻,全都颇为诧异。邓显鹤今年才二十三岁,就算放在这些同科士子里,都算是最年轻的那一档了。
站的比较靠前的程驷举,刚刚还在暗自兴奋窃喜,此时见到探居然如此年轻,顿时心中颇为感叹。
天下英才果然是如过江之鲫,何其之多也!
别说天下英才了,这次还是两湖加三分之一的江西,这点英才都是他完全考不过的。
“邓显鹤……楚南邓显鹤?你就是之前邸报辩会的楚南邓显鹤?”
有士子觉得这名字颇为耳熟,仔细回想后猛地想起,这不是他们之前看过的邸报辩会上的家伙。
明明只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小辈,却靠着一篇文章公然开团,把原本辩会核心的男女之辩、三纲五常,给引到了程朱理学以及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上。
因为邓显鹤这位今科探郎,直接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核心论点“存天理,灭人欲”,又进而否定了理学的“天理”规则。
不论过去的程朱理学,还是王圣人的阳明心学,二者本质上还是一体两分,都是以“天理”为学术核心。
而邓显鹤则在文章里主张“天理”虚无缥缈,更是在后来的几篇文章,直白点出理学是在“以理杀人”。
“原来阁下就是楚南邓显鹤,在下湖南宁乡县,袁氏名曜。”袁名曜上前微笑拱手。
袁名曜也曾看过几篇邓显鹤的文章,对邓显鹤的奇谈怪论虽有异议,但也认同邓显鹤的部分观点,比如士子不该穷究天理人心,而应当先经世用,再与文艺。
有了袁名曜带头,周围本来有些尴尬惊疑的士子,纷纷上前道贺。
能来参加恩科,还能成功考过了会试的士子,自然没有太多迂腐顽固的。
“恭喜邓兄!贺喜邓兄!”
“同喜!同喜!”
邓显鹤已经高中探,之前还被汉王亲自召见过,未来保底都是前途光明。
已经考上进士的这些士子,自然是要好好拉近关系。
至于奇谈怪论,那都是汉王喜欢的。汉王喜欢,那能叫奇谈怪论,分明都是真正显世之学。
邓显鹤对此倒也不觉虚伪,反而非常高兴,他年幼偶获船山先生遗作,之后便被其吸引而难以自拔,开始潜心研读学习。
去年的邸报辩会,邓显鹤下场参与实属意外,他确实是来参加大汉恩科的。既是想看看自己学问学的如何,也是想看看这大汉到底如何。
没想过居然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波动,甚至惊动了汉王注意。
汉王召见他的主要原因,便是询问他的学问是否来自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