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哪有什么康乾盛世笔趣阁 > 第198章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第3页)

第198章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第3页)

丁云锦就这么被两个汉兵拖下去,开始还在求饶大呼冤枉,到后头就变成了谩骂。

不止谩骂徐敏文,还谩骂聂宇这个汉王,连投降不杀的规矩都不懂。

投降不杀?

笑话,真要是投降不杀,那些被你坑死的百姓又找谁伸冤去?

抓了知府,余下的官吏也不能放过,汉军现在的政策,就是宁缺毋滥,投降官吏要是没啥劣迹,可以视情况留用,有劣迹的全部该怎么判怎么判。

最早投降汉军的那一批官吏,反倒是运气最好的,只是被卸了官职,各自回家种地去了。

少数作恶多端的,才被拉出去公审清算,砍了脑袋或是送去矿山服刑。

公审没有持续几天,丁云锦的脑袋就被送至永州瑶部赵余年的手上。

有了前知府的脑袋做见面礼,这被迫起事的赵余年,对汉军抵触明显减轻了不少。

总算是愿意让汉军的分田官,进入他们控制的部分地区,主持当地汉民的分田,以及组建农民公会,同时分田官也带去了盐、茶叶、铁锅等各种生活物资。

这几样可都是硬通货,尤其瑶部义军自起事以来,他们的食盐供应就被伪清强行掐断。

这很正常,连汉军的食盐渠道都被伪清封锁,要不是聂宇有商城提供现代精盐,怕是早都先被食盐问题整的财政崩盘了。

瑶部义军之所以打不下来永州府城,一方面是他们兵力不精,不擅长攻城略地,另方面就是盐的短缺让他们没办法一直围城打仗,只能跟永州府城维持僵持。

现在好了,汉军一来,就先解决了他们的食盐短缺问题,也让瑶部百姓对汉军的印象愈发变好起来。

随之带来的好处就是,汉军的分田官还是去不了瑶部的核心寨子,但农民公会却是可以前往新田、宁远这些瑶人控制的县城,去买卖交易货物,贩运廉价食盐了。

一来二去,农民公会很快就与这些同样苦哈哈的瑶部百姓打成了一片,来回往返买卖交易的时候,顺便就把汉军的田政、对少族百姓的政策态度也都讲了出来。

田政不多说了,分田予民,让百姓有地可耕。

对少族百姓的政策态度,那是汉王新提出来的,也是对前面湘西苗部政策的补充完善,扩展了瑶部在内的所有少族百姓。

具体就四句话:

第一,大汉会帮他们盖学校,普及识字教育。

第二,鼓励各部百姓走出山寨,落户为民。愿意下山落户的,给予百姓户籍,不愿意下山落户的,给予山民户籍。

百姓户籍的,可以正常分田减税,跟汉民百姓一样。

山民户籍的,不享受这些待遇,甚至与外界交易也要受到官府管控限制。

第三,对百姓户籍的各部少民,进行建置村镇,允许各部自行选任村长、镇长,但分田官、农民公会需要大汉任免许可。

第四,各部百姓应该遵守大汉的律法制度,不得违背。

简单总结,差不多就是在搞半自治区的状态,不这么搞不太行,因为汉军再强大,也是肯定对付不了无穷无尽的各部山民游击军。

()

热门小说推荐

仙子请留步
流浪的加菲猫仙子请留步
...
我的帝国
龙灵骑士我的帝国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