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拍摄火箭,让观眾,就像是坐在火箭里一样,去体验火箭的发射,要让观眾,感受到失重的感觉,感受到衝破大气层的感觉!”
“我们还要用慢镜头,来拍摄火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要让观眾看到,火箭的每一个零件,都在完美地运作,要让观眾看到,火箭发射的瞬间,是多么的震撼!”
“还要用高速摄影机,来拍摄火箭的发射过程,让观眾看到,感受到闪电的速度!”
tim越说越激动,仿佛他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画面。
熊总点了点头,说:“你们的提议都不错,这样吧,把你们的拍摄方案整理一份,我还要跟科技中心的人確认下。”
tim和毕导都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要。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內,拿出最完美的方案。
经过一晚的奋战,两人终於把拍摄方案完善了,他们提交给熊总后,第二天一早熊总拿著这份方案,敲响了卫宏的办公室门。
卫宏正在处理一份紧急文件,他抬起头,看到熊总,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熊总,这么早找我,有什么事吗?”
“卫主任,您看这个。”熊总没有多说,直接將拍摄方案递给了卫宏。
卫宏接过方案,仔细地看了起来。
整个看方案的过程,他的表情,还很平静。
等他放下方案后,熊总小心翼翼问道:“卫总,您觉得这两份方案还满意吗?”
卫宏看了一眼,身开口道:“说实话,不是特別满意。”
“他们的方案拍摄看起来很像是短视频那种。”
“不可否认,方案里提到的第一人称视角、高速摄影,这些想法非常新颖,也很有感染力。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流量,这个方案绝对能火。”
他將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但我们拍摄的不是一个娱乐產品,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帅就够了。”
“这是一个代表了我们国家航天技术,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份方案的镜头语言,过於浮於表面,它只看到了火箭发射的燃,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苦和难”
“一个成功的发射,背后是成百上千次失败的试验,是无数个通宵达旦、吃住在实验室的日子,是周宇教授团队为了一个小小的数据,爭吵、推翻、重来的过程。”
“这些,才是最能打动人、最能体现项目价值的地方。”
卫宏看向熊总,眼神深邃:“一个短视频,会让你在看完之后惊嘆一句哇,好酷,然后划走。”
“一部真正有分量的作品,应该让观眾在看完之后,思考、感动,甚至激发他们去投身这个领域。它需要有深度,需要有厚重感。”
“所以,我的建议是,熊总您回去多找几位经验丰富的导演,最好是拍过大型纪录片的,让他们和tim、毕导一起,组成一个豪华的导演团队。”
熊总听后有些为难了。
“卫总,您可能不了解,这两份出方案的导演,都算是不错的了,再找其他的导演,特別是比较知名的导演,我们也请不起。”
卫宏突然想到一个人,他问道:“那位拍《流浪的球》的郭导如何?”
熊总先是一喜,隨即脸上现出了尷尬,说:“卫总,您有所不知,郭导之前和周教授合作,拍了几支宣传片,现在知名度打响了,不是我们想请他来拍摄,就能请的。”
“郭导目前商业拍摄的价格比以前高了四五倍,而且档期排得很满,我们根本排不上號。”
卫宏听后眉头紧锁,他当然知道郭导如今在国內电影圈的地位,但他没想到,商业合作的价码已经高到如此地步。
不过这事,也没有想像中难解决。
“熊总,郭导的事情你交给我,我保证你们用普通导演的价格,就能请到他。”
熊总有些不相信地看著卫宏。
那位走哪儿喜欢到哪儿的郭导,能放弃赚一笔的机会,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