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真的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了!”
“行了行了,再夸我也不会涨工资,说正事吧。”
柳思思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我们的电磁弹射火箭,已经通过了审核,可以进行静力试验和动力特性试验了!”
周宇点点头,这意味著他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静力试验和动力特性试验—”
周宇喃喃自语:“这可不是闹著玩的,思思,你確定我们准备好了吗?”
“周教授,您放心!”
柳思思的语气异常坚定,“我们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擬和计算,所有的数据都显示,我们的设计是完美无缺的!我们甚至在模擬系统中,加入了各种极端情况,比如突发的短路,电压的波动,材料的形变。我们都成功地解决了!”
“太好了,看来你们和那些火箭专家合作还算顺利。”
柳思思的脸上,却露出了有些古怪的表情。
“您是不知道,您是不知道,我们和他们,因为电磁弹射的技术路线,差点吵起来。”
“我们认为,电磁弹射的核心,在於效率和轻量化,”柳思思解释道,“我们希望通过超导材料和新型储能设备,来大大提高电磁弹射的效率,同时减轻设备的重量。”
“但他们认为,电磁弹射的核心,在於推力和稳定性。”
“他们更倾向於使用成熟的高功率电子元器件和传统的储能设备,来保证推力的稳定输出。”
“我们说,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只需要一个小型核反应堆,就可以满足持续的弹射需求,”
“他们却说,那玩意儿根本支撑不了火箭发射。”
周宇听得笑了起来这是新旧技术的碰撞,也是不同领域的思维差异。
专门搞火箭的专家,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对他们来说,火箭的动力,就是化学燃料的燃烧,就是推力的稳定输出。
他们习惯了烧东西,来获得能量。
但周宇的团队,他们研究电磁,研究粒子,研究能量的转换。
他们所追求的,是更高效、更清洁、更可控的能量。
他能理解那些火箭专家的担忧,小型核反应堆,对於他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变量,他们无法估算它的风险,也无法预测它的稳定性。
这种情况下,质疑他的团队很正常。
“思思,”周宇收敛了笑容,语气突然正经了起来,“。——你相信,我们的电磁弹射火箭,能成功吗?”
“当然可以,虽然这只是咱们第一次研究火箭,可我们研究的,从来都不是一枚简单的火箭,
那些专家,他们只看到了火箭本身,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发射系统!”
柳思思深吸一口气,继续解释道:“周教授,他们认为我们的火箭无法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传统的火箭技术路线上”
“在他们的概念里,一枚火箭要成功,必须自身携带所有克服引力、衝破大气层所需的燃料,
发动机必须从点火开始就提供巨大的推力,一直將火箭送入预定轨道。”
“而这恰恰是我们所要顛覆的。”
“我们所设计的电磁弹射系统,就是火箭的第一级,这枚火箭本身,並不需要像传统火箭那样,拥有庞大的身躯和惊人的推力,它更像是一个半成品,一个需要通过电磁弹射来完成的半成品。”
周宇满意地看著柳思思,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传统的火箭专家,他们看到我们的火箭,会习惯性地计算它的推重比,它的燃料质量比,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枚火箭根本飞不起来!
“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火箭,在点火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初速度,这个速度,是由航空母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提供的,这就像是给了我们的火箭一个巨大的助推,一个传统的火箭根本无法拥有的助推!”
“一枚传统的火箭,在发射初期的十几秒內,需要消耗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燃料,用於克服地心引力。”
“但我们的火箭,由於有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帮助,它在点火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