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他还要为未来某一天电力短缺担忧。
虚擬电厂確实是个好方法。
但不能完全解决他的问题。
丑国人既然没有人造太阳,那么他就只能利用真正的太阳了。
卫宏在办公室里正在看周宇提交上来的火箭计划,隨后长嘆了一声。
“卫总,您怎么了?是不是看累了,要不您休息一会儿?”助手提醒道。
“唉,周教授提交上来的项目,又要准备一大笔经费了。”
“以前我们搞科研,周期拉得长,一个项目,动辑三五年,甚至十年。经费嘛,也是分批次拨付,今年用一点,明年用一点,后年再用一点,就像挤牙膏一样,虽然慢,但总能挤出来,也能保证財务的良性运转。”
“自从周教授来了,我们的科研周期,就像坐上了火箭,他一个可控核聚变项目,就把我们五年的科研经费,提前透支了,他的白帝项目,又是天价投入。”
“现在又来一个电磁弹射火箭,简直就是烧钱啊!”
卫宏脸上的表情,明显痛並快乐著。
有周宇这位大佬在,他確实是爽,但看看口袋,他也要开始发愁科研经费从哪儿来了。
“卫总,您说的我都懂。”助手说道,“周教授的项目,出成果快,收益也跟不上速度,我们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不停地消耗资源,却来不及回收,长此以往,我们的油箱,迟早会见底。”
“嗯,但周教授的项目不能拖。”
“你看看丑国,他们最近財政方面明显入不敷出,除了人工智慧、探月等项目,很多科研项目都消减了经费。”
“你看看他们之前的航天项目,有多少都是因为经费不足而停滯?”卫宏嘆了口气,他拿起周宇的火箭计划,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们曾经拥有最顶尖的航天技术,但因为財政问题,
不得不放慢脚步。”
“而我们呢?”
“我们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可以心无旁地搞科研,不用担心资金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弯道超车的资本。”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丑国为什么要消减其他科研项目的经费,而重点发展人工智慧和探月?”卫宏反问道。
助手沉默了。
他知道,卫宏是在提醒他,科研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
“他们也看到了未来。”
“他们知道,人工智慧和太空探索,將决定未来世界的格局,所以,他们不惜透支国力,也要在这些领域,保持领先。”
“所以,我们不能退缩。”
“不过钱的事情,確实应该多想点办法了。”
助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卫总,您还记得老苏的火箭吗?”
“老苏?”
“我之前看过一份资料,当时老苏造火箭没经费,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火箭上贴满gg,什么索尼,大冢製药都有。”
“1989年,財大气粗的tbs广播公司,还跟他们签订可协议,让他们的tm11宇宙飞船带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霓虹的第一位太空人,据我了解,那个人送入太空还进入了老苏的和平號空间站。”
卫宏:—
老大哥不愧是老大哥,样真多!
这活儿也接。
真是没下限啊!
“从那儿以后,霓虹人就尝到了甜头,各种厂商都开始赞助起了老苏的火箭。”
“老苏也赚的盆满钵满。”
“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