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战斗机,它是一个信息战的枢纽!j-20跟在它后面,很可能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利用它所提供的巨大信息优势,从而实现信息致胜的打击!”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沉默时,史密斯突然发出了一个巨大的嘆息声。
他像一个刚刚从噩梦中惊醒的人,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气。
“呼———。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史密斯的声音有些颤抖,但语气中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史密斯,你怎么了?”
迈克不解地问道:“我们都快完了,你还这么高兴?”
“你们不明白!”
史密斯指著屏幕,激动地说道:“你们看看它的飞行速度!常態巡航1。5马赫,极速2-2。5马赫!男『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它不是一个高空高速的侦察机,也不是一个可以进行超音速拦截的战斗机!它和我们的sr-71,和我们的f-22,完全是两个概念!”
“它的速度,还不如我们的一些常规战机!”
“所以呢?”迈克还是不明白。
“所以,我们还有机会!”
史密斯大声说道:“它的优势,在於能量管理和信息致胜,而不是单纯的速度。”
“只要我们能破解它的通信和雷达系统,只要我们能找到对付它的电子战系统,我们就还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
他原本以为,龙国人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可以瞬间超越所有战机的超级战斗机,但现在看来,並非如此。
这架飞机,它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速度。只要他们能用更快的飞机,在高空將其锁定,他们就还有机会。
他就不行,气动布局如此奇怪的飞机速度能有多快!
“立刻將我们的分析结果发送出去!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龙国的新型飞机,並不是六代机!”
纳森算盘已经打好了:“如果龙国人对我们报导有不服,那么他们多少会透露点真实信息出来。”
这份由丑国顶级专家团队撰写的分析报告,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流传了出去。
各大媒体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鱼,纷纷扑了上去。
《华盛顿邮报》以《龙国空天飞行器並非无懈可击,速度成最大软肋!》为题,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头版头条的报导。
文章援引了报告中的数据,详细分析了龙国两架新飞机的飞行速度,並指出其常態巡航速度甚至不如丑国的一些常规战机。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架飞机虽然在能源和续航方面具有优势,但在速度上的不足,也给了丑国空军一个反击的机会。
《纽约时报》则从技术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文章標题为《龙国新型飞机速度受限之谜》。
文章採访了多位航空专家,他们一致认为,龙国新飞机的构型十分奇特,虽然在隱身和气动阻力上有著巨大优势,但其固有的不稳定性,使得它无法实现高速飞行。
文章最后还引用了丑国专家的观点,认为丑国在高速飞行器方面的研究,依然处於世界领先地位。
一时间,原本猜测那两架飞机是六代机的人们也开始否定了他们之前的说法,认为这只是歼10
改或者59改!
消息传到了周宇的实验室,周宇一拍桌子,兴奋地叫来了他的智囊团。
“鄔院士,跟卫总说下,就按照丑国人这些言论来宣传,我们直接照抄作业!”
鄔院士:
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