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三百亿啊!难道是內幕交易?(6。6k)
此时,龙国的大会堂內,正举行一场盛事。
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齐聚一堂。
巨大的红色背景板上,“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点火成功表彰大会”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台上,一位大佬缓步走到发言席前,掌声雷动。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著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控核聚变示范堆,成功实现点火!”
“这个成就,不仅仅是科学界的里程碑,更是我们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精神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回顾歷史,我们的可控核聚变之路,走得並不平坦。”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龙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艰苦岁月里,我们的第一代核物理学家,就以敏锐的眼光和无比的远见,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磁约束聚变的研究。”
“那是一个没有先进设备、没有充足资金的时代,科学家们凭著对科学的执著和对国家的赤诚,用算盘和纸笔,演算著复杂的理论公式,他们是时代的冷板凳英雄,默默无闻,却为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我们加大了投入,建设了像『东方超环”这样的先进实验装置,在国际上获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们从追赶者,逐渐变成了並跑者,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將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一点一点地变为现实。”
“而今天,以星火示范堆的点火成功为標誌,我们终於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伟大跨越,真正掌握了人造太阳的核心技术!这是对几十年来所有付出与牺牲的最好回报!”
“这个伟大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在背后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拓荒者,是国家的脊樑!今天,我们要表彰的,正是这些杰出的代表!”
“下面,我將代表国家,亲自为在可控核聚变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100名同志,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及荣誉证书!”
陈院士是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下台后,他颤抖著双手抚摸著奖章,眼眶早已湿润。
“老梁啊,老王,你们看到了吗?我们成功了!”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仿佛看到了老院长,看到那些在荒山里搭起简陋实验室的同伴们—
他们要是能看到今天,该有多高兴啊。”
他口中的老院长,是龙国磁约束聚变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多年前因积劳成疾离世,成了他们这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痛。
梁院士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笑著说:“是啊,我们没辜负他们。还记得当年,我们连一个像样的托卡马克装置都没有,只能用老苏留下来的几个老旧模型琢磨。”
“那时候,有人说我们是在异想天开,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可我们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就是为了今天,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用上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王院士將证书紧紧抱在胸前,像是抱著一件珍宝。
“我记得,有一次实验失败,整个装置都烧坏了,所有的数据也都白费了。
当时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是老陈你,拍著我的肩膀说:『没关係,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再来过!我们就是这样,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一点一点地摸索,一点一点地进步。”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却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財富。”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回忆。
他们看著手中的奖章,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一一那些在烈日下奔波、在寒夜里坚守、
在数据中苦苦探寻的岁月。
这枚奖章,不仅仅是国家的嘉奖,更是对他们一生奉献的最好证明。
“好了好了,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不提那些伤心事。”
陈院士抹了一把眼泪,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现在,我们终於可以好好去老院长的墓前,跟他说一声:『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龙国的人造太阳,真的成功了!”
他看著台上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唯一一个可控核聚变工程功勋称號的周宇,说:“说起来,我们这位周教授该提名院士了吧。”
“哎哟,老陈你不说,我都高兴的忘记了,今天我来就是想跟你说,等明年增选,我想投他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