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总,您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西伯利亚地区,能够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廉价电能,那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我们可以在极寒之地,建立起庞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高科技產业。”
“海参崴確实很好,但它,本来也不属於我们。”
彼得罗夫提醒道。
其实不用他说,卫宏也明百对方的意思。
確实,海参崴不属於他们。
只不过这幸福来得太突然,把卫宏搞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
他就想不明白了,他一个搞科技的,怎么会遇上这种事?!
要是其他单位的人知道了,估计会以为他贪功,在抢活干。
彼得罗夫离开后,卫宏没有丝毫耽搁,立刻驱车前往位於郊区的一栋普通办公楼。这栋楼外观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老旧,但卫宏知道,这里才是龙国最核心决策的神经中枢之一。
没有门牌,没有公司標识,只有紧闭的窗户和严密的安保系统,
他穿过数道安检门,最终进入了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
房间里,一位头髮白、戴著老镜的老人正与一位身著军装的中年男子交谈。老人便是李老,虽已退居二线,但在龙国战略决策圈內仍举足轻重,旁边的中年男子,正是被称为局座的张教授。
“小卫来了,坐。”
李老抬了抬手,示意卫宏入座。
他的声音很温和,但眼神却如鹰集般锐利,
卫宏刚坐下,李老便关切地问道:“是周宇那边出什么问题了吗?试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还是说周宇的研究不顺利?”
卫宏一听,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李老和局座最关心的,永远是那些在科研一线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
特別是周宇,李老一直很欣赏他,认为周宇前途不可限量。
卫宏立刻挺直了身子,回答道:“李老、局座,周教授那边一切顺利,腾云的试车准备工作进展良好,我这次来,是因为彼得罗夫。”
听到彼得罗夫这个名字,李老和局座的眉头同时微微一皱。
他们对彼得罗夫有所耳闻,知道他此行的目的。
卫宏没有卖关子,直接將他与彼得罗夫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从对方起初的不温不火,
到突然拋出“海参崴”这个重磅筹码。
隨著卫宏的敘述,李老和局座的表情从平静,到逐渐出现了几分鬆动。
当卫宏说到“如果我们合作,我们愿意拿出海参崴”时,李老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拿稳,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
而一旁的局座,原本冷静的表情也彻底消失了,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
“海参崴?!”局座的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颤抖,“彼得罗夫疯了吗?!”
李老也顾不上喝茶了,用一种略带沙哑的声音问道:“小卫,你確定你没听错?他真的提到了海参崴?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地方?”
卫宏坚定地点了点头:“李老,我听得清清楚楚,他亲口说的,海参崴。而且他还解释了,海参崴对於他们来说,航线有6000多公里,铁路线有9000多公里,是一个沉重的战略负担。”
听到这里,局座缓缓地坐回椅子上,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平復內心的震惊。
他作为军事战略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海参崴的价值。
那里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不冻港,是通往太平洋的战略咽喉,大毛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在孤注一掷。
“这—这太出乎意料了。”局座喃喃自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我们之前预估,
他们最多会用一些能源资源或者军事技术来交换,但海参崴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李老也陷入了沉思,他用手指轻轻敲打看桌面,发出了有节奏的“噠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