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罗夫先生,您说的很有道理,要在大海捞针中找到一根特定的针,確实不易,不过,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是那个幕后推手,我会怎么做,才能不留下任何痕跡呢?”
“换作是我的话,我会利用那些表面上中立的学术机构和国际智库,通过资助研究项目,发布客观报告,巧妙地引导舆论方向,让中子辐射危害论披上科学的外衣,从而增加其可信度。”
“另外,我会精准地选择媒体传播链条,不会直接动用主媒体,而是先通过一些边缘的、看似独立的网络媒体或自媒体发布,再由一些网红转发扩散。”
“等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再由主流媒体不得不跟进报导,从而避免直接暴露幕后痕跡。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能让信息以自发的形式传播,追溯起来就困难得多。”
“最关键的是,我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社交网络画像。”
周宇的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我知道您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小苔蘚,就是我们研发的那个量子智能分析系统。”
“它能够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內抓取、分析海量的公开数据,包括学术论文、新闻报导、社交媒体帖子,甚至是加密论坛的发言。”
“通过对关键词、信息源、传播路径、甚至言论背后用户群体的行为模式进行深度学习和关联分析,它可以描绘出一张极其精密的舆论传播网络图。”
“在这张网络图上,任何看似独立的事件,任何看似隨机的言论,只要其背后存在共同的资金流向、ip位址关联、帐號行为模式,甚至是特定词汇的使用频率变化,都无所遁形。”
“就像在混乱的草丛中,通过分析露珠的形状和风的轨跡,就能推断出捕食者的行进路线。”
臥槽,比他们的办法好多了!
彼得罗夫自瞪口呆差点没叫出“知音”二字。
他很快意识到了不对劲。
坏了!周宇好像发现幕后人是他们了。
“所以,彼得罗夫先生。”
周宇的目光变得有些锐利,想看彼得罗夫的反应:“您刚才说的大海捞针,在我看来,可能並没有那么难。”
“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时间点,例如哈尔王子推辞合作的那个时期,突然爆发的密集而有组织的负面言论,其背后通常不会是巧合。”
彼得罗夫汗流瀆背,他明白周宇不是在诈他,而是真的掌握了某些东西。
真是失策啊!
小苔蘚人工智慧居然如此强大!
之前小苔蘚帮助国际刑警组织破案,他们以为只是夸大其词,是龙国人对外宣传的烟雾弹。
没想到,这人工智慧居然真的有两把刷子。
所以现在周宇是看穿他们了。
尷尬一闪而过,並没有持续太久。
彼得罗夫毕竟不是普通人,他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变脸速度之快,让周宇嘆为观止,並且想学。
彼得罗夫深吸一口气,脸上恢復了之前那种谈判桌上惯有的冷静与精明。
“周教授,您果然是目光如炬。”
彼得罗夫先是讚嘆了一句,带著几分恭维,隨即话锋一转:“您说的这些情况,我同样深感痛心,无论是谁在背后推动,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製造恐慌的行为,都是对科学精神的褻瀆。”
褻瀆的始作俑者面不改色,继续往下说道:“不过,周教授,我相信您也清楚,中子辐射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即便没有外部力量推动,它迟早也会成为气聚变商业化过程中绕不开的坎,公眾对安全的担忧是真实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挑战也是真实的。”
“所以,纠结於谁在背后散布这些言论,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在於,我们如何解决它。”
他拋出了新的诱饵:“周教授,您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能够將气氙聚变推向商用边缘,这已经是前无古人的成就。”
“但您也看到了,即使是这样突破性的技术,面对公眾的疑虑和潜在的环境挑战,也可能举步维艰,而质子-硼聚变,它提供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彼得罗夫的目光再次炽热起来,他试图重新掌控谈判节奏:“试想一下,如果龙国和丑国能联手,共同攻克质子-硼聚变的技术难关。”
“我们各自发挥所长一一龙国在惯性约束、高功率雷射器和人工智慧辅助设计上的领先优势,
结合丑国在材料科学、等离子体控制理论以及全球金融和市场影响力上的深厚积累。”
“我们將能够更快地实现无中子聚变的点火和稳定运行。”
“一旦成功,周教授,这將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绝对垄断。”
彼得罗夫越说越自信:“我们不再需要担心任何中子辐射的负面舆论,因为我们的技术是绝对清洁的。整个世界都將依赖於我们共同掌握的这项终极能源。”
“所有的能源竞爭者,无论是化石燃料巨头,还是传统核能企业,都將在我们面前失去意义。”
他伸出手,仿佛要抓住空气中那个巨大的蛋糕:“届时,我们不仅能控制聚变能源的全球標准,还能共同分享这方亿美元级的巨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