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苔蘚的筛选標准,必然是超越常规的,它考验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真正的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力以及对未来科技的深刻洞察。
在校园bbs上,相关討论帖迅速霸占了热门榜首。
学子们相互研究天智系统零星的报导,甚至有人开始组织小型的研討会,试图模擬小苔蘚的思维模式,以期能更好地应对这场非人类的入学考试。
“就算不能被选中,能让小苔蘚批改一下我的答卷,也值了!”有学生开玩笑说。
“这不只是个人前途问题,更是国家战略!周教授培养的人才,未来就是国之重器!”
一些聪明的学生,很快就想到了这次招生的意义,他们明白,这是龙国在量子和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步。
无数龙国学生开始废寢忘食地准备。
图书馆里关於量子计算和人工智慧的书籍被借阅一空,自习室里討论的声音从未间断。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进入周宇的团队,將意味著他们能在最前沿的领域,亲身参与到量子与ai融合的探索中。
毕竟,周宇他真干实事。
不会为了骗经费,而去搞项目,浪费学生的热情和时间。
能跟著这样的导师,对於龙国学子而言,是梦寐以求的机遇,更是科研生涯的理想开端。
在浮躁的学术圈,许多研究生都曾抱怨导师的项目虚浮、理念陈旧,甚至是为了课题经费而强行製造研究方向,最终导致学生们在无意义的忙碌中耗费宝贵的青春。
周宇却截然不同。
他们愿意跟著周宇这样的人努力学习。
很快,到了考试当天。
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子们,怀揣著紧张与兴奋,齐聚在龙国清园大学的量子计算中心。
这间专门为此次考试改造的考场,显得格外肃穆。每位考生面前都只有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没有纸笔,没有监考老师,只有一扇巨大的透明屏幕,上面跳动著一行行代码,以及一个简洁的ai图標一一小苔蘚的標誌。
周宇通过视频连线,出现在大屏幕上。
他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后將主导权完全交给了小苔蘚。
“各位考生,欢迎参与本次考核。”小苔蘚那特有的、合成的、却像萝莉的声音响起,迴荡在考场內。
“本次考核旨在评估各位在跨学科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潜力及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洞察力,以下是题目。”
屏幕上的代码瞬间切换,不再是枯燥的理论题,而是一个模擬场景。
“假设全球金融体系遭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零日漏洞攻击,所有传统加密方式瞬间失效。”
“黑客利用这一漏洞,控制了全球70%的数字货幣交易,並在暗网中散布虚假信息,引发金融海啸。”
“请在模擬环境中,利用你所掌握的量子计算或人工智慧知识,设计一套应急预案,並在2小时內,给出最有效的反制策略和追踪方案,注意:你可调用的资源有限,时间紧迫,且传统物理手段已被部分限制。”
考场內瞬间安静下来,接著便是一阵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声。
这哪里是考题,分明就是一场数字末日生存挑战!
林溪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她先是快速瀏览了题目中附带的有限资源列表一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开源工具库、一些残缺的区块链日誌、以及模擬的卫星通信接口。
她意识到,这並非要你写代码,而是要你“思考如何利用已有工具解决不可能的问题。
旁边的张昊,脸色有些发白。
他擅长的是传统网络安全协议的漏洞分析,对於这种“假设全球加密失效的末日场景,完全超出了他的知识体系。
他开始尝试用常规的加密恢復和网络隔离方案,但很快就被系统提示“无效”。
“这——-这问题也太难了,没想到一来就实战!”有考生低声抱怨,脸上写满了绝望。
整场考试,学生们都抓耳挠腮,以致於他们走出考场的时候,都愁眉苦脸的三天后,考核结果公布,所有考生的答卷和小苔蘚的智能评语,都通过加密连结发送到了个人邮箱。
这一刻,学子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当他们点开邮件,看到的评语却让他们大跌眼镜,甚至怀疑人生。
一位学生颤抖著手点开邮件,希望至少能得到一句“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仍有潜力”之类的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