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
周宇激动地说道:“你说得对!合金的关键是晶粒度和晶界!而碳纳米管,我们一直纠结的是它的无定形碳颗粒和错位排列,把它们看作缺陷!”
他猛地衝到小苔蘚的显示屏前,在小苔蘚还在味味计算的时候,他已经有了新的灵感。
“如果-如果我们將这些无定形碳颗粒,甚至是部分错位的纳米管,不再视为单纯的缺陷或杂质,而是像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一样,通过某种方式让它们均匀、可控地分布在碳纳米管基体中呢?”
周宇自言自语道,声音越来越兴奋。
他脑海中迅速构建著一个全新的模型:“假设,我们故意控制製备过程,让这些无定形碳颗粒在纳米管束中均匀弥散分布,甚至像晶界钉扎剂一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纳米管的滑移和错位。”
“那些局部错位的纳米管,如果能形成某种微观互锁结构,是不是反而能增加材料的横向剪切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这些缺陷,设计一种分级结构!让宏观的缺陷区域成为某种应力缓衝带,或者热流的微观导流路径,而非单纯的失效点!”
周宇越说越激动,他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柳思思被他的想法惊呆了。
不是,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我说得对?
我说什么了?
太跳跃了,她都跟不上思路了。
周宇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想,需要无数的实验去验证。但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终於抓住了碳纳米管的软肋。
“小苔蘚!”
周宇大声命令道:“立即调整计算模型!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加入缺陷作为增强相的可能性,分析其在不同分布、形貌和体积分数下,对宏观热导率、抗拉强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重点关注应力分布和热流路径的模擬!”
【新指令已接收,正在重新建模,预计计算时间:107。5小时。】
其他研究人员,很快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周宇守在小苔蘚旁边,柳思思则在一旁坐著。
“我听说,周教授之后是柳思思的学弟!”
这些研究人员走出实验室,小声议论了起来。
“学弟?真的假的,周教授都评上教授,柳思思还是研究员?”
“千真万確,他俩之前都是一个大学的,周教授原本並不是人工智慧系的人,反而柳思思是。”
“那周教授可太牛了,不是专业人土居然都能造出小苔蘚!”
“周教授毕竟是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数学又好,能造出人工智慧其实不奇怪吧!”
“话说,柳思思来咱们实验室是不是因为周教授啊?”
“还真有可能,周教授人长得帅,这么年轻手上成果无数,还是国家级人才,要不因为我是男的,我都想要追他了!”
“南通收收味!你要把周教授嚇死吗?”
“你別说,柳思思还真的有机会,周教授好像从来都没有谈过恋爱,没准儿能拿下周教授这个小处男!”
“得了吧,周教授一心都在科研上,什么时候想谈恋爱了,追他的人估计都能排到珐国去!”
“我们还是多操心下自己吧!”
107。5小时后,漫长的等待终於结束。
当小苔蘚发出完成指令时,周宇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衝到屏幕前,眼睛死死地盯著显示出的数据和三维模擬图。
柳思思也好奇地奏了过来。
屏幕上,不再是单一的、理想化的碳纳米管模型,而是各种复杂结构下,缺陷颗粒和错位纳米管的不同分布模式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小苔蘚不仅给出了数值结果,还通过高精度有限元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擬,直观地展示了热量和应力在这些“缺陷”结构中的传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