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脱口说:“周宇,你—-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我之所以能够给出超过90%的治癒率,是因为小苔蘚的模擬並非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分析,它已经能够深入到神经元层面的生物物理、生化反应,对周翔的大脑进行厘米级、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精准建模。”
“模擬出各种可能的病变区域、神经损伤程度,以及最微小的个体差异。”
“这都依託了我们自前的超算能力。”
这两年周宇忙得昏天暗地,超算项目组的人也不敢閒著,在关键处理器断供的情况下,硬看头皮在处理器这条路上闯了出来。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他们的超算实力,现在超算项目组的人根本没有对外透露半分。
但根本离不开超算的周宇心知肚明,为了让小苔蘚提高运算速度,周宇让小苔蘚调用了天河超算计算机。
这意味著,在手术过程中,周宇的团队能够获得毫秒级延迟的超高精度神经元数据分析。
“如果连我自己的弟弟的手术,我都没有信心,那你们又如何说服萨勒曼殿下?又如何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技术?”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能够实现治癒,那么,第一个受益者,就应该是我龙国的普通百姓,我弟弟,他不是什么特例,他是一个代表,一个能让所有患者看到希望的代表!”
卫宏看著周宇,心中百感交集,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天才,更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胆识和担当。
卫宏干分感动,但还是否定了周宇的提议。
“这里还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我认为你应该了解下他的情况。”
“他什么情况?”
“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最好我们去看一下。”
周宇没有拒绝。
看望志愿者的时间定在了两天后。
周宇当天下午,他去科技中心与验证技术的专家开组会时,曾季良和谢静两人来找卫宏商议合作的事了。
卫宏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报告,询问道:“你们是说,你们在脑机接口技术上取得了成果,目前想和周宇同志合作?”
“没错卫总,这段时间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在神经反馈机制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
“我们利用最新的高精度磁共振脑成像技术,结合我们团队在癲癇病灶定位上的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能够比传统方法更精准地捕捉和解析大脑的异常放电信號,甚至能够识別出一些早期、微弱的癲癇前兆!”
卫宏捕捉到了关键点。
“你们发现了一种多模態神经信號融合理论,这是你们新的发现吗?”
曾季良连忙摆手说道:“这等前沿的技术,如果是我发现的,那我也不至於这么久都没有突破。”
“这是我国一位大牛提供的资料,我们本想验证这份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没想到,当我们按照资料中描述的方法,逐步进行微观模擬、细胞培养实验,以及初步的动物模型验证时,我们才发现,这份资料里的每一步,都是真真正正可行的!”
“卫总,您可能无法想像,仅仅是文档中提到的神经信號去噪算法,就能让我们的脑电信號图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那些过去被视为噪声的信息,竟然是重要的病理线索!”
“特別是在癲癇病灶的微观定位和异常放电的早期识別上,结合我们的高精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法清晰度高出数个数量级的诊断信息!”
“还有它提出的生物材料自適应融合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我们观察到细胞与材料的融合度极高,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周宇同志擅长的是人工智慧等领域,对於生物以及医学,他需要有人的帮助。”
“我相信,周宇同志一定会很需要这些前沿的技术!”
“只要我们合作,龙国的脑机技术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卫宏突然感觉曾季良所说的技术很熟悉,他好像在哪儿听说过。
“你说的这位大牛,是哪位大牛?”
“能不能提供下名字?”
“这个我们不知道我当时是在保密技术后台看到的资料,具体是哪位大牛写的,
我们看不到名字。”
卫宏沉默了几秒后,打开笔记本电脑,然后递了过去,说:“你能把那篇资料找出来吗?”
曾季良点头,当即就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