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虽然可以理解,但它也限制了我们对真正具有战略意义和顛覆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的认可。”
吴院长继续说道,“周宇同志的成就,不是某个单位的专属,而是整个国家的宝贵財富,如果因为名额限制,或者因为他过於年轻,就让他无法获得最匹配的荣誉,这传递给年轻科研人员的信號是什么?”
“是告诉他们,只有熬到一定资歷,才能得到认可吗?”
杜院长脸色不好看。
这次三大项,他们工科院提名的,確实都是工科院的人。
对方这话不是在点他吗?
说实话,他推举上去的候选人都不弱,比如有位候选人主导的是超高温涂层材料技术项目,超高温涂层材料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和太空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关键技术。
在高超音速武器和再入飞行器上,这些涂层是抵抗气动加热的关键屏障,保障飞行器的结构完整性和任务成功率。
这难道不重要吗?
只不过和周宇这种一年能研究出两个重大项目技术的人才比起来,成就看起来肯定会少一点。
杜院长向其他工科院的院土投去询问的目光。
他万万没有想到龙科院的院长会替周宇说话,对方不是应该先保住自己院里的名额才对吗?
怎么还大公无私起来了?
这事其实他也难办。
如果他主动推选周宇,那他这个工科院的院长就就没法向院里的院土交待了。
放弃推举本院的优秀项目和人才,转而支持一个非本院、且年轻的周宇,就等同於牺牲了本院在荣誉和资源上的潜在利益。
这会引发院內院士们的不满,认为他没有尽力维护本单位的权益,导致他们辛苦攻关的项目失去了一次获得国家最高认可的机会。
儘管吴院长指出了“论资排辈”的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杜院长如果大力支持周宇,无疑是在挑战这种传统。
周宇虽然成果丰硕,但他的研究领域太过前沿和顛覆,而且过於年轻,缺乏歷史沉淀对於一些保守的评委来说,这种“太年轻”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他们可能会担心他的成就的可持续性或稳定性。
杜院长推举本院的人,风险可控,推举周宇,则可能要承担额外的风险。
任何一个人处於他的位置上,都不会將周宇作为首选,
正因为如此,他更看不懂吴院长的操作了。
如果不是吃错药了,那么就是上面给了什么提示。
想到这里杜院长两只眼睛一转,说:“卫总,我认为吴院长说的情况需要討论下,要不我们先暂时休息下吧。”
卫宏其实也没明白吴院长的意思,偏偏这事他不能打探太多,否则会有偏祖周宇的嫌疑,现在听见杜院长的提议,当即宣布先休息,让这群评委自己去处理。
休息时间,杜院长匆匆起身,径直走向吴院长。吴院长正端著茶杯,和身旁的几位老友轻声交谈著,脸上带著淡然的微笑。
“老吴,方便聊聊吗?”杜院长走到吴院长身边,声音压低了几分。
吴院长放下茶杯,微笑著示意:“当然,老杜,请坐。”
他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杜院长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问道:“老吴,你今天这话,是何用意?”
“周宇虽然厉害,但你作为龙科院的院长,三大国奖的名额,你不是应该先考虑自己院里的人吗?怎么还当眾为他鸣不平,把自己的提名都放一边了?这让我很费解啊。”
“而且你在开会的时候,突然来一句要提名周宇,弄得我很尷尬!”
“你是不是收到什么风声了?还是上面有什么新的指示?”杜院长不相信吴院长会如此“大公无私”,在他看来,这种行为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你放心,等你知道原因后,非但不会觉得尷尬,反而会感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