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外面那些订单压得有多紧吗?上面给的压力太大了,特別是高端鈦材的供应出了问题,现在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新材料上了!”
“臥槽!限制鈦材了?”不光是老萧面露出惊色,其他人也都一脸愤慨。
“看来他们是真的不想我们的研发继续!”
“真是狼子野心!”
“都冷静!”老范的声音並不高,但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让骚动的实验室逐渐安静下来。
他沉声说道:“现在不是愤慨的时候,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们越是想卡我们的脖子,我们越是要把这条脖子练得比钢铁还硬!”
“材料自主,刻不容缓!”
“你们別忘了,周宇同志是如何千辛万苦带领团队突破这项技术的!”
周宇如果在这,绝对会不好意思。
他当时的操作,在外人看来,更像是个走了狗屎运的链金术师,一下就找到了硅晶体生长的关键点!
老范他们又不知道这些,把周宇简直当成了神一样的存在。
这是老范他们第三十六次期待。
生產新材料,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试生產成功的。
前面三十五次的试生產主要集中在基础工艺的探索和参数摸索阶段。
每次精炼完成后,样品都要经歷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疲劳测试等一系列严苛的检测。
最初的批次,往往因为纯度不够、晶粒组织不均匀、或是在高温拉伸下出现蠕变断裂等问题而宣告失败。
老萧等人又需要找到科研人员,一起配合,在海量的数据中摸索,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一点点校准著熔炼温度、冷却速率、合金元素配比等关键参数。
那段日子,实验室里常常彻夜灯火通明,爭论声、嘆息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是整个车间的日常bgm。
一天不吵架都能让他们觉得不正常。
进入了工艺优化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期。
他们开始尝试更先进的真空熔炼技术,引入了精確的合金元素微量控制系统。
在这个阶段,他们逐渐攻克了材料內部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控制的难题,材料的纯度显著提高,力学性能也稳步提升。
但每一次的突破,都伴隨著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在大尺寸铸锭中保持均匀的晶粒组织,如何在复杂应力环境下保证材料的长期稳定性等。
每一次检测结果的出来,都像是一场小型审判,牵动著所有人的神经。
即便有批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距离航空级、批產级的严苛標准,仍有差距。
他们只能推倒再从头开始生產!
终於,现在到了衝击最终目標的关键衝刺。
在老萧的带领下,他们大胆尝试了数种创新工艺,以期进一步优化熔体流动和凝固组织。
上一次批次样品在部分性能指標上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达到了航空级、批產级的水平了!
现在,他们把所有希望放在了最新的一批次上!
老萧死死盯著熔炉控制面板上的每一个跳动的数字:温度、压力、熔体纯度分析仪的读数·
他的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关节泛白。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工艺改进的风险,但也是唯一的希望。
他心里默念著,祈祷著这一次能够完美,能够真正实现突破。
科研人员都把关键技术搞定了,他们如果连试生產这一关都过不了,那就太丟脸了!
以后,这种重要的任务估计都会直接跳过他们!
“要是这一批次,也成功不了怎么办?”老萧的小徒弟哭丧著脸,直愣愣地说出了大家担心的事。
啪!
老萧没好气地拍了小徒弟的头。
“要是这次没成功,那我们就再做!我就不相信,我们搞不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被无限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