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技术人员的声音传来:“进气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气流分离和素乱现象!”
很快,关键的数据呈现了出来!
“报告!”
“中间推力初步读数——。15。5吨!”
“最大推力读数已经达到25。2吨,推重比为13,极限情况可以突破到14。5!”
“燃烧室、扇叶的情况呢?”
“目前状態良好,无任何问题!”
这俩没有问题,说明周宇提供的材料以及磁流体动力学辅助冷却手段都派上用途。
不过这才开始半个小时,超燃衝压发动机的复杂性远超传统涡轮发动机,持续稳定运行才是真正的挑战。
“继续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测试,逐步提升模擬飞行速度和高度,记录各项参数变化!”马振邦沉声下达指令,自光依旧紧紧盯著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曲线。
接下来的时间里,试验有条不紊地进行著。模擬来流速度不断攀升,从最初的马赫数3逐步提高到了马赫数5、马赫数6-每一次速度的提升,都意味著发动机內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燃烧的稳定性、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以及结构的强度都是严峻的考验!
指挥中心內,技术人员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断匯报著各项关键数据:
“报告!模擬马赫数5,推力稳定在22吨!”
“报告!燃烧室温度略有升高,但仍在安全范围之內!”
“报告!磁流体动力学冷却系统运行正常,有效控制了关键部件的温度!”
“报告!进气道效率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试验已经持续了將近五个小时。
发动机依然在稳定地运行,各项关键参数都保持在预设的安全范围之內,这对於首次整机试车的超燃衝压发动机来说,已经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成就!
马振邦早已难以坐下。
他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扫过巨大的监控屏幕,紧紧追隨著那些代表著发动机各项关键参数的曲线,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微的波动。
当年,他发誓要完成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时,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那几乎是一个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般的宏伟目標,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艰险。
无数个夜晚,他独自一人面对著堆积如山的图纸和数据,心中的茫然和焦虑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无数次地问自己,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龙国真的有能力掌握如此尖端的技术吗?
那些年,国际上关於超燃衝压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寥寥无几,成功的案例更是凤毛麟角。
每一次看到国外同行在相关领域遭遇挫折的报导,他的心里都会咯瞪一下,如同被一块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他同事也嘲笑过他,非要在超燃衝压发动机上死磕,换一个方向不好吗?
这条路走不通,他岂不是愧对相信他的领导和研究员吗?
他多想大喊一声:“老子能行!老子能突破那些难关!”
孤独的黑夜带给他的只有害怕。
他害怕,害怕自己和团队多年的努力最终会化为泡影,害怕自己无法完成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当年有多信誓坦坦,马振邦就有多后悔。
来自各方的压力也如同无形的锁,紧紧地束缚著他。领导的殷切期望,同行的质疑目光,以及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他害怕,害怕自己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害怕自己无法带领团队走出困境,实现突破。
別人都觉得他坚强,他坚强个屁!
还不是不敢露出自己的害怕。
他都表现出害怕了,龙国的人怎么办?
被外国人看不起的龙国人怎么办?!
难道要持续看到龙国人受欺负,成为弱势的一方,不敢声吗?
马振邦看著大屏幕上的数据,他下意识挺直了因为多年来做实验而弯曲的腰板。
他知道,眼前的超燃衝压发动机绝对会变成孙悟空手上的金箍棒一样,成为打碎锁,横扫障碍的强大力量,成为龙国在未来高科技领域叱吒风云的定海神针!
马振邦深吸一口气,压抑著心头那股热,朗声宣布:“超燃衝压发动机,首次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