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进度確实又落后了一点。”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是在单点突破,而是在建立一个完整的第六代战机动力体系。”
“这些技术环环相扣,一旦整合完成,他们目前研发的发动机將成为真正的六代机心臟。”
“袁工,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袁建峰嘆了口气说:“非常难。”
“丑国这新闻一出,上面肯定会给我们压力。”
袁建峰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说:“更难的是时间。
他抬起头,环视著在场的每一位工程师,说:“他们的研发进度比我们预估的要快得多。”
“五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变循环发动机,但那时候他们还在摸索,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初步整合,而我们·”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著苦涩,“还在为第一阶段的结构验证疲於奔命。”
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问:“丑国这是在给我们下马威吗?”
袁建峰冷笑一声:“下马威?这不是明摆著的吗?”
“他们的新闻稿里可没提一点,他们的发动机核心部件仍然依赖稀土材料,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强项。”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但別高兴得太早,他们的供应链布局远比我们想像的深远。”
“我们得防著他们一点。”
“技术方面的话,怎么办?”
“传统发动机採用固定流道设计,而这种发动机的叶片能在瞬间调整自身的流道。”
“这些看似隨机的纹路实际上是可变导流槽,能根据气流压力实时改变气流路径。”
“所以除了技术问题,计算能力也是碾压,要实现这种动態调整,需要嵌入式系统在数十秒內完成万次流体仿真计算。”
“所以我们面临的是技术问题和计算能力双重考验。”
“不知道我们的专家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大家沉默了下来。
都是业內人,大家都知道这俩有多难攻克,
“我不怕!”年轻工程师小王猛地站起,“不就是两个难题吗?技术问题我们拼了命也能啃下来,计算能力不足我们就优化算法,优化到极致!”
“大家想想,以前我们遇到的难题,哪一个不是比这更棘手?当年鹰击飞弹要突破大气层时的气动稳定性问题,那是多少个日夜的攻关,可我们骨子里就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最后问题还不是解决了?”
不,你应该害怕!
袁建锋默默说道。
发动机的问题,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弱项。
以前难题能够解决,那是因为相对应的领域都出了天才级別的大佬。
科技上的问题,不是说靠努力、加油就能解决的,而靠的是能够有突破技术的人!
袁建峰看著屏幕上的发动机出神,他们这个领域,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天才?
外国技术大佬吗?
有技术的外国人第一选择永远是丑国,而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