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你在设计战机的时候,没有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孙院士推了推老镜,翻开教案,指著其中一页,“比如这个机头设计,你是怎么想到用鸭嘴布局的?”
“鸭嘴型机头可以优化气动外形,降低阻力——。
孙院士打断他:“降低阻力?年轻人,你当空气动力学是过家家?”
“鸭嘴机头在1。5马赫时的阻力係数比常规菱形机头高37%!”
“激波位置难以预测,可能引发气动弹性颤振。”
“而且,前向雷达散射截面因宽大平面几何骤增,鸭嘴机头在x波段的rcs值可达0。5m2,而f22菱形机头仅0。003m2。”
“但孙老,宽扁机头可容纳直径1。5米级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距离提升40%,
同时降低前机身配平重量。”
“若配合等离子体隱身层,可抵消部分rcs劣势。”
“前部宽大平面可安装固定式雷射发射器,避免尖锐机头对光束扩散角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即使它存在缺陷,也能通过材料或者技术工艺去弥补。”
孙院土皱眉说:“你这话確实没错,我们目前缺的就是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
“话又说回来,如果你设计確实优秀,反而可以带动材料和工艺的进步。”
“孙院士,我用我造的人工智慧计算了我的设计方案,目前得出的结论是升力係数3。2,阻力係数0。016。”
孙院士张了张嘴,立刻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知道3。2的升力係数意味著什么吗?”
“这意味著我们的战机在起飞、机动和悬停时,將拥有前所未有的升力性能。”
“实际应用中,3。2的升力係数根本无法实现!”
周宇也没著急,只是说道:“孙老,我的人工智慧也在这里,你可以隨我一同去看,如果是数据有问题,我正好可以修正。”
周宇说话之间很谦虚,让孙院士也冷静了下来。
“行,那你带我一起看下。”
来到实验室,周宇向孙院士展示了数据。
周宇调出小苔蘚生成的详细分析报告,投影仪將屏幕分成几个部分。
气动外形优化方案、升力係数计算过程、阻力係数对比图、以及材料强度分析表。
孙院士目不转睛地盯著屏幕。
时而埋头计算,时而思考。
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著什么。周宇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著。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孙院士突然抬起头,问道:“小宇,你这套计算方法,
是基於什么理论模型?”
“这套模型是基於n-s方程改进的cfd计算方法,结合了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数据修正,小苔蘚在计算时,特別针对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进行了网格细化,確保计算精度。”
他忽然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周宇:“你这个方案里的等离子隱身层,具体是怎么设计的?別告诉我是基於目前技术。”
“你要知道,目前的等离子隱身层技术並不完善。”
周宇笑了笑,调出等离子隱身层的设计图:“孙老,等离子隱身层的设计是基於现有的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结合了动態频率调节技术。”
“小苔蘚通过模擬不同频率的等离子体分布,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既能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又不会对飞行性能造成太大影响。”
孙院土说:“等离子体技术其实在60年代就开始研製了,但取得的成果有限,生成和维持需要精確的控制,在战机高速移动的同时,还要保证快速持续地產生等离子体,这一点你能做到?”
周宇知道这是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