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跨越式的进步,让他感到震惊。
要知道,哪怕是在丑国,可控核聚变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打开手机,想查一下国內科研领域的新闻,但手机的提示让他再次愣住了:“尊敬的何先生,您已连接至龙国智能网络,是否授权小苔蘚为您提供智慧城市服务?”
小苔蘚,这个名字他听丁院士提过,那是周宇教授团队开发的人工智慧,听说过龙国正在搞智慧城市的项目,何泰寧想到这里好奇地选择了“授权”。
下一秒,手机屏幕上弹出了一张完整的城市三维地图。地图上,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个交通信號灯都清晰可见,並且都標记著实时数据,“尊敬的何先生,小苔蘚已为您获取周边交通、环境、生活服务等实时信息。您目前的所在地,距离龙科院最近的聚变能源供电测试点为西城大厦,步行距离约800米。”
他试著在地图上点击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瞬间,手机屏幕上弹出了咖啡馆的实时客流量、排队时间、甚至还有店內环境的三维全景图。
原来,在周宇开启智慧城市项目后,小苔蘚便接入了城市中大量的数据。这背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数据共享大行动。
何泰寧在国外时,也听说过数据的重要性,但在西方国家,由於隱私保护和商业竞爭壁垒,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非常高,要想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共享,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龙国不同。
周宇在立项之初,就清楚地意识到,要打造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必须打破数据的孤岛。
这事他没办法做,也不想做。
所以为了省事,他找到了高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所有涉及城市运行的公共数据,如交通、气象、电力、医疗等,都必须接入这个平台。
政府数据是基础,但要让小苔蘚变得真正智慧,还需要接入海量的社会数据,於是,政府出面,与国內的几大网际网路巨头进行了多次会谈。
最终,各大网际网路巨头纷纷与政府签订了协议,將他们手中的数据,接入了小苔蘚的城市数据平台。
於是,小苔寧便接入了城市中大量的交通数据、消费数据、社交数据,甚至还有物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小苔蘚可以实时分析城市的人流、车流、物流,从而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和调度。
何泰寧看著手机屏幕上,意识到上面呈现的內容,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是无数个企业的通力合作,是无数个技术人员的默默付出。
这事,丑国、宽虹都没有做成功,龙国居然成功了。
何泰寧看著车水马龙的街道,莫名地觉得胸口发烫。
休息了两天后,按照丁院士约定的时间,何泰寧来到了科技中心。
科技中心的大楼,还是何泰寧记忆中的老样子。
他站在大厅里,看著来来往往的研究员,每个人脸上都带著自信,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年代。
丁院士和卫宏已经在会客室等他了。
“泰寧,你来了!”丁院士看到他,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你小子,怎么瘦了这么多?”
“老师!”何泰寧的眼眶有些湿润,他快步走上前,紧紧地拥抱了丁院士。
“何博士,你好。”卫宏也站了起来,笑著向何泰寧伸出手。
“卫总,你好。”何泰寧握住卫宏的手,他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个一手將周宇教授的项目,推向现实的幕后推手。
三人落座后,丁院士没有急著谈项目,而是先关心起何泰寧的生活。
“在国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吃得习惯吗?住得习惯吗?”丁院士的语气,就像一个关爱孩子的父亲。
“老师,我挺好的,您放心。”何泰寧说道,“只是——只是研究上,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让您失望了。”
“不,泰寧,你没有让我失望。”丁院士摇了摇头,“你所遇到的瓶颈,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领域的问题。”
他看向卫宏,说道:“泰寧估计也有一些话想说,这样吧,今天咱们就先閒聊一下,怎么样?
3
卫宏点了点头,他知道,丁院士这是在给何泰寧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泰寧,老师想问你一个问题。”丁院士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在微波能量无线传输领域你认为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何泰寧微微一愣,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能量损耗和精准传输。”
“说得好!”丁院士点了点头,“那我们,就从这两个问题开始,你认为,在太空中,微波天线如何才能做到精准锁定和追踪?”
何泰寧沉思了片刻,他知道,这是他一直在攻克的难题。
有些东西涉及到联合实验室的秘密,但他现在如果想要待在龙国,那就没必要隱瞒什么了。
“老师,我之前在联合实验室,曾尝试过两种方法。”何泰寧说道,“第一种,是在微波天线上,加装一套惯性稳定系统,通过高精度陀螺仪和反应轮,来抵消轨道扰动,保证天线的绝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