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每一档难题都有著严格的界限。
不说普通人了,他都不敢说能够摸到第一档难题的边际。
看著周宇递过来的草稿纸,彼得还是有礼貌的拿在了手中看。
这一看,让他惊讶了。
根本看不懂在写什么。
公式乱七八糟的夹杂在各种混乱的数字当中,彼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试图从这一堆混乱的公式和数字中找出一些逻辑或线索,但似乎一切都是徒劳。
“你要不在黑板上写下吧,我这边好看。”
彼得不忍心打击一个学生的热情,就让他去黑板上写,这样,正好可以让其他人一起参与討论。
周宇也没有推辞,拿著自己的草稿纸就走上去。
虞教授此时问苏力:“什么情况,他草稿纸上是黎曼猜想的內容?”
“额,应该是吧。”
苏力转头一看,发现虞教授已经盯著黑板上的东西了。
其他人倒是无所谓,对於他们来说,周宇就是个学生。
彼得此时又叫了別人交流。
这举动更是吸引了其余旁观者。
等他们想起讲台上还有个人时,周宇已经把四块黑板写满了。
“你已经写完了吗?”彼得愣住了,周宇是不是太实诚了。
写了那么多。
“差不多了。”
“我的就是这里。”
“当模数q=d(d为负判別式二次域)时—”周宇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指著。
本来只是隨便想看看,没想到,对方整这么认真。
彼得只好从头开始看起。
台下的教授学者们也下意识跟著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逐渐认真了起来。
“彼得院士不继续讲了吗?”
“目前黑板上的东西更吸引彼得院士,不过这东西估计一会儿就能解决,再多等一会儿吧。”
“他们都看了快十分钟了,还没有看完吗?”
“这又不是简单的数学题,哪有那么快看完的。“
报告厅里面有些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彼得院士终於开口了,说:“你可能忘了motohashi证明的均值定理。“
彼得隨即在黑板上写出改进式。
“当我们將模数限制在q=(log)100时,这0。3%的偏差会被吸收进误差项。
周宇被彼得话提醒,脑子很快清醒了过来!
为什么当模数q取某些特殊值(如g=d,d为负判別式的二次域)时,对应的狄利克雷l函数l(s,x)可能存在朗道-西格尔零点?
当彼得院士提出motohashi改进的均值定理时,周宇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
他手上还拿著粉笔,没找到地方写时,彼得立刻心领神会地叫他助理把黑板擦了。
“我想你应该要重新写,对吗?”
周宇点头。
黑板被清理完毕后,周宇在黑板上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