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251
◎无题◎
肖稚鱼来到殿外,李俶昭快步走过来,问太上皇情况。先帝在时,他随着多次入宫,太上皇对他这个孙儿颇为喜爱,多有赏赐。因而李俶昭对太上皇仍有孺慕之情。
肖稚鱼告诉他太上皇身体不好,神志不清。李俶昭并未说什么,陪着她在殿门前等待,可他明显有些心不在焉,频频望向东面的殿宇。
这时有个宫女急匆匆走来,被侍卫拦下,她道:“我家娘娘请豫王妃过去说话。”
李俶昭眉头一皱,“是沈氏?”
宫女缩了缩脖子,“正是娘娘。”
李俶昭猛然转身,双目如利刃,“这毒妇好大胆。”
豫王如今掌着天下兵马,回到长安,齐王主动做了退让,明眼人皆知天下易主已没了悬念,这两天豫王亲兵将京兆士族那几姓的人看押起来,群臣也没有反对,实则已表明了态度。
李俶昭年纪虽小,却也很明白这些道理,按他所想,沈氏现在该害怕的瑟瑟发抖,痛哭流涕跪地求饶,谁知她竟敢派人来请豫王妃,还当她是当初的太子妃?
肖稚鱼摆手示意李俶昭冷静些,对宫女道:“过会儿就去。”
宫女被众多侍卫盯着,身体颤抖,硬着头皮道:“豫王妃还是过去看看吧,娘娘把潘良娣和云岐小郎带在身边。”
肖稚鱼还没有反应,李俶昭却已经是怒不可遏。先帝已逝,他与李云岐再无利益相争,反而对这个兄弟看重起来,他绷着脸,对肖稚鱼道:“娘娘,还是我去瞧瞧吧。”
肖稚鱼见他一脸怒色,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况且,李承秉与先帝手足情深,对先帝的几个子嗣也极为上心。
她点了亲兵侍卫,带着李俶昭,浩浩荡荡一群人前往沈霓所居的东侧殿。
宫中宿卫退让,豫王亲兵飞快将殿外围了起来,肖稚鱼缓缓拾阶而上,李俶昭路过一个宿卫身边,抢了一柄佩刀别在腰间。
殿中宫女宦官都是战战兢兢,面色发白,将殿门打开迎着肖稚鱼和李俶昭入内。
沈霓身着簇新的银红牡丹绣纹衣裙,脸上脂光粉艳,端坐正中。她脸上含笑,仿佛是平常待客,看着肖稚鱼走近,她噗嗤一笑道:“大局已定,还带这么多人,是怕我对你不利?”
肖稚鱼施施然道:“小心些总没坏处。”
沈霓上下打量她一遭,“想不到乡野来的丫头,竟也有现在这样的造化。”
肖稚鱼冷笑:“京兆沈氏好大的名头,可惜如今也败落了,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你一份功劳,也不知日后沈家祖宗愿不愿认你。”
听她说的刻薄,沈霓脸上闪过怒色。李俶昭道:“潘良娣与李云岐在哪?”
沈霓瞥他一眼,“他们就在后殿。”
李俶昭脚挪了一步,却又站定,没有离开,双目死死盯着沈霓。
沈霓并未理他,对着肖稚鱼道:“我知豫王性格刚直,所以请你过来商量,京兆士族可不止是长安这些人,天下各地州府衙署,长史司马,禁军宿卫,哪里没有这几姓的人,只要豫王能饶我性命,我可以代为招抚,豫王才平定康福海之乱,也不想朝廷再生祸乱波折吧。”
李俶昭牙齿咬的咯咯响,脸色发青,强忍着没有开口,去看肖稚鱼的脸色。
他是天家子孙,知道世上的事逃不过权衡利弊这四个字。
肖稚鱼眉梢微抬,道:“你想求活?”
沈霓道:“若是豫王不放心,我可以出家修行,吃斋念佛,终了一生。”
肖稚鱼冷冰冰看了他一眼,笑道:“殿下连康家作乱都已平定,还怕朝廷些许乱相,京兆士族是有些势力,盘根错节,可真正敢和殿下作对的能有几个?你想以这个作为威胁,未免太好笑了些。况且那几姓不过是受你沈家鼓动,贪权好利,你毒杀先帝,却是罪不容诛,做什么都脱不了罪。”
沈霓手脚冰凉,冷汗涔涔,眼白泛起红血丝,瞧着有几分狞色。她这些日子在宫中犹如困兽,听到齐王下令开城门放豫王大军进京,顿时瘫软在地,她想要逃,可身边能差遣的只有宫女宦官,派人去探查,皇城外已被大军看守起来。到这地步,沈霓知道大势已去,这两日她坐立难安,想来想去,才想到这么一件能换命的法子,哪知被肖稚鱼轻飘飘一句话拒了。
沈霓死死咬着牙,“我实在不明,自你来到京城,我对你也算以礼相待,不曾为难,你我被太上皇指婚,我还好言好语拉拢过你,为何你处处与我为难,非要逼我到如此境地?”
肖稚鱼看着她的模样,不由想起前世自己在宫中惊慌失措,是否也和沈霓一样,她轻叹一声,对李俶昭道:“去后面看看潘良娣和云歧小郎。”
李俶昭又扫一眼沈霓,涂脂抹粉也遮掩不住她憔悴惊惶,冷哼一声便带了两个亲兵匆匆去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