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朵朵舞被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 190200(第6页)

190200(第6页)

忽然有道声音道:“说什么呢,哪个姓杨的?”

韩圣香转过脸看去。

李承秉惫懒靠在椅上,看过来的目光有些迫人。

当着众人的面,韩圣香哪敢提叛军之事,忙笑着道:“我与王妃说笑呢。”

肖稚鱼坐到李承秉身旁,他皱着眉,似有不悦,这时有宗室子弟过来说话,他神色恢复如常,与人闲谈起来。

没过一会儿,皇帝来到殿前。众人皆起身行礼,口称万岁。

皇帝身着朱领黄衫袍,头戴翼善冠,腰系玉带,缓步入殿。小郎李俶昭紧跟在后,翻过年他十二岁,年纪虽小,却沉稳懂礼,左右作揖,向各位叔伯见礼。

殿中所坐的都是宗室子弟,见太子将俶昭单独带在身旁,互相眼神交流,心思各异。一时倒有不少夸赞,李俶昭已被封为广平王,众人不再以小郎称呼,便说广平王聪明上进,气度不凡。

李俶昭半点不见骄色,乖巧落于御前下座,对着李承秉郑重一拜,道:“七叔。”

李承秉微微点了下头。

因是家宴,没有那么多规矩,皇帝坐下后与众人寒暄,先问几个宗室子弟家中事,又与兄弟闲谈长安趣事。

几杯酒下肚,席间众人放松下来,说笑也不再拘谨。

李茂主动到御座上敬酒,先前还喊陛下,后来见皇帝仍和从前一样仁厚宽和,酒劲上头,兄长都喊出了口。

杯来盏往,气氛和乐。突然有宗室子弟左顾右盼,叹道:“若惠安姐姐在此,就更圆满了。”

立刻有人看向豫王。

李承秉含笑听着,并不说话。

那宗室子弟还要说什么,被身旁人打断,很快岔开话题。

齐王举着酒杯到皇帝面前,恭敬行礼后道:“这几日正找机会要向陛下请罪。”

皇帝道:“你说的是杨杲吧?”

齐王面露惭愧,“正是他,原先在我府里还没显出来,现在倒成了康福海手下一员猛将。”

皇帝拿起酒杯饮尽,道:“你我兄弟,又不是外人,你是什么人朕最清楚,逆贼藏匿的深,怪不到你身上。”

齐王连饮三杯,作揖一礼,出言主动请缨,“京畿新近募兵已毕,我愿带兵前往潼关相援,为陛下尽为臣一份力。”

听见这话,众人愕然,一时殿中骤然安静。

宋常瑜脸上渐渐褪了血色,目光紧盯御前。

皇帝沉吟不语,转过脸对一旁喊了声“七弟。”

李承秉起身走过去,皇帝问他如何看。李承秉淡淡道:“叛军以骑兵见长,从河北道南下,在平原占了地势之利,这才打得各地措手不及,潼关现在已守住两轮攻势,康福海不会死心,清河博平等地仍有兵力,陛下可以下旨,平棘饶阳等地出兵,截断范阳方向援兵,再者冀州太守严守清河信都等地,不能落于叛军之手,再和康福海慢慢周旋,磨光他的锐气。密云郡公已死,朝廷若要派人去,除了镇守潼关,还需兼顾河东何南两路。”

皇帝点了点头,对齐王道:“你的心意我全明白,若只是抓一个叛将,何需你亲自出马。潼关为四镇咽喉,京畿险要,绝不容失,你从未领兵,恐难以在阵前压住那些老臣,此事还是从长计议。”

齐王也知其中难处,苦笑着点头应下。

宋常瑜却长松一口气,脸上气色也恢复过来,可见刚才之t?关切。

李承秉余光扫到席间,肖稚鱼与韩圣香聊了两句,似乎被逗笑,眼角眉梢全是笑意,他眉梢一挑,移开眼。

皇帝与两人又说了几句潼关战事,脸上不由忧虑,几个宗室子弟见机奉承开解,一个道:“原本我们几个听说潼关摇摇欲坠,自从陛下登基,这险关却守了下来,让叛军不得寸进,可见都是陛下之威。”

“我虽不懂如何打仗,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便敢提刀对姓康的去。”

皇帝听他们几个插科打诨,指着他们笑道:“你们几个也好说事,文不成武不就,难道朕还敢指望你们守长安。”

“我们几个是不成,可还有豫王,齐王在,陛下不必太过忧心。”

皇帝高举酒杯,与众人饮,“行了,今天是家宴,不谈战事。”

斛筹交错,又喝了一轮酒,席间谈笑更是肆意,李承秉回到席上,杯中的酒已经喝光了,他将酒杯磕在桌上。一旁有宫女提着酒壶要斟酒,却被李承秉摆手示意退下,他斜睨着肖稚鱼,将酒杯朝她推了推。

肖稚鱼对宫女道:“把酒给我。”说着就将面前空杯倒满。

李承秉拿起酒杯,轻晃了晃,道:“刚才你们在外面说的是杨杲?”

肖稚鱼点了点头,轻声道:“齐王妃心里不安,找我说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