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针刺实验——启动!!
极星电池的预研方案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了。
材料的选型与配方,总共经过了四轮验证。
由于整合了威能电池研发团队,这期间基本没遇上什么瓶颈。
搞定了这些,才到电芯结构设计,和针对完整电芯结构进行工艺设计与设备改造了。
能走到首次小样品验证这一步。
就可以宣告技术初步成熟了,接下来则是漫长的测试和完成“最佳性能结构”的调整。
听到这个消息。
许易马不停蹄来到了电池研发中心。
电池研发技术总监曹阳,还有董于辉一干电池研发人员都在等着了。
摆在设备测试台上的,是一块区别于市面上圆柱形动力电芯的一块长薄片电芯,当眼神扫过这块电芯时,众人的眼神不禁闪过自豪之色。
不同于a2电芯,这一次的首次样品下线,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从结构和概念还有安全性,都是跨越式的进步,放在业界绝对要掀起一场地震!
…
“许总……”“许总来了!”
看到许易到来,在场的研发人员纷纷问好。
许易稍微点点头,没过多的言语,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大单体电芯样品上。
“这次样品的下线,我们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样品测试容量在180ah,目标容量在200ah以上,预计后续通过调整极片厚度,来进一步实现容量的增加……”
“首次循环寿命经过300次循环测试,经仪器观察,内部结晶性质变化远远低于上代a2电芯,预计起码可以达到2500次优秀循环寿命,距离我们3000次以上完整循环寿命,在后续优化电解液配方后应该能达到。”
曹阳介绍起此次的样品测试数据。
磷酸铁锂电芯的特性就是长循环寿命,所以在刻意优化后,衰减速度就更慢了,这里的测试衰减寿命,指的是1c充放电三千次情况下,容量还能保持≥80%。
目前业界像这种长寿命电芯,还是比较少见的。
而能达到三千次—四千次的循环寿命,基本可以覆盖充电用户的超高强度使用需求,哪怕是一年跑十几万公里的出租车,五年跑到超过五十万公里,也不担心电池寿命大幅度衰减。
可以说,磷酸铁锂电芯就是最适合高强度循环营运车辆的电芯。
如果换做三元锂电芯,那么循环寿命还将要砍半,不做电解液和循环寿命特殊优化的话,跑不了两三年就会突破循环次数,造成明显的容量下降。
“照这么说,不管是性能还是容量,完成了至少三分之二的研发目标要求?”许易仔细看着眼前这块长薄片大单体。
作为这个世界极有可能是首次量产商用的长薄片大单体,和他前世看到的刀片电池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毕竟他只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建议,其他的配方包括结构都是由研发团队完成,自然不可能是复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底层研发。
“是的,其实从技术思路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只不过初次样品下线,结构和电解液配方,还没优化到极限,先进行一轮电化学性能测试,再来逐步调整。”
“安全性方面呢?”
“安全性方面我们已经做过挤压强度测试、热失控试验,长薄片设计通过优化散热,将电芯加热到200c也没有明显起火现象,现在还剩最后一项安全测试,针刺实验,等着许总你亲自来进行呢。”
…
曹阳语气带着笑。
按照他们的预估,极星大单体通过这项实验基本是十拿九稳,这一点对于市面上还普遍存在的小单体结构,绝对称得上是遥遥领先。
而且。
三元锂电池、以及软包电池,在遭遇破坏后,爆燃起火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车在市面上的覆盖率,还不能大范围爆发的缘故。
保有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因为电池包的磕碰、一些意外因素导致内部热失控,是真的会引发全车爆燃。
但是,等大单体电芯所带来的结构改良和电解液配方改进后,这种事情就很少会发生了,对电池安全性是一次突破性的革新,即使是真的遭受激烈撞击和穿刺,出现热失控也在可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