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星辰的第二款车(大章二合一)
“大家可以提提意见,觉得咱们下一款车走的方向?”
许易没有第一时间拍板,反而表现出很民主的态度。
在场各级高管面面相觑,心里跃跃欲试!
他们……想造的车?
那可太多了!
之前是没条件,只能搞老头乐,微型车。
如果有条件,谁还没个梦想了?!
…
但是。
别看只是微型老头乐、星辰mini这种车子。
真要放在国外工业链和产业不发达的地方,老头乐都不一定能搞好。
拿目前新能源车上的磷酸铁锂电池包和三电架构,已经不是一般国家工业能搞定的。
而星辰汽车,走的是全域自研路线。
主打一个能自己造的地方,就自己造。
把成本以最大的限度做到最低。
而且这个“全域自研”,也是有说法的。
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把造车最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放在油车上,核心技术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设计与调教。
放在新能源车上、就是——电池包、电控、电机、底盘设计与调教。
再进阶一点,还有【高阶智驾算法】、【控制芯片】、【智驾算力芯片】……
其他的东西,大都可以走供应链采购。
一些相对利润高的,并且成本高的,也可以入股搞一搞。
以星辰汽车现在的体量,就可以开始培养自己的一级供应商了。
所谓一级供应商:就是对接车企“直接供货”交付的意思。
且一级供应商需要和车企的研发、采购、质量部门直线对接,参与车辆的前期设计。
此前威能电池就是星辰汽车的一级供应商。
……
而像那种连一颗螺丝都要自己打,在许易看来就没必要了。
更低端供应链的成本,太过微薄。
真要发展到这一步,那玩的已经不是成本压缩,而是“超长账期+承兑汇票”、“无法对外兑换的企业信用凭证”,把供应链厂商压榨到极点,再反过来给供应链放贷款,这已经属于供应链金融的范畴。
反而会滋生很多乱象和内部贪腐。
有这个功夫,不如把技术往上突破突破。
核心部件的技术,利润比永远是最高的。
因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