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加油还没我充电快,拿什么跟我打!
值得一提的是。
电池研发部门的双向整合,除了给星辰汽车带来了一批电池本体的核心研发人员,同样带来还有一批“bms(电池管理系统)”和“快充模块”有积累的三电人才。
结合星辰自己的三电研发部门。
另一个研发项目,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动了。
那就是“逆向研发快充模块”。
这个事情,许易早就想做了。
如果说电池包是核心技术。
那么快充模块技术,就是另一个核心了。
举个栗子。
手机行业的电池,从最初的几百毫安,发展到几千毫安的大电池。
充电速度,也从15w,慢慢发展到了50w,甚至80w。
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需求,是永远没有上限的。
……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如果光把电池电芯技术做得好,没有自己的快充技术,那么将来这部分的采购成本,会越来越昂贵。
就目前来讲。
星辰mini上,30kw直流快充模块的装车成本,已经达到三千块。
这对于一辆四五万块售价的车子来说,已经非常夸张了。
如果能把这部分成本降下去,整车利润起码可以提升几个点。
而且掌握自己的快充技术,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将来,无论是大面积建设自家品牌的充电桩,还是推出行业顶级的快充功率,那可都是一件极其具有噱头和统治力的事情!
举个栗子。
在别家的车子充电功率,还普遍在120kw的时候,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充满。
而你——推出了震动业界的240kw直流充电桩,与适配高压快充平台的车子!
仅仅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
在其他品牌,好不容易用上普遍250kw-400kw的高压平台时。
你又一不小心,推出了震动业界的800kw液冷快充技术。
充电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
这种画面,只能用遥遥领先来形容!!
……
甚至,吊炸天的——兆瓦闪充!!(1000kw)
到时候。
充电比加油快,真不是一句玩笑。
而许易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一句:真没空陪你们这些落后的燃油车企胡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