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他乡,做的又是那样凶险的事,就是再厉害的人,也不能保证能够完完整整地全身而退。
“可是公主,士为知己者死。我们也会害怕,但我们不会退,不是因为恩情,也只是因为公主您是我们的朋友。我尊重杳杳的每一个选择,同时跟随公主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顾东林说完,李琅月正欲说什么,被骆西楼直接截断。
“李琅月,我就问你自己问题,你看着我的眼睛,如实回答我。”
“你说。”
“如果我和东林不去,你是不是依然需要其他人的助力?”
“是。”
李琅月谋划的是一个大局,光靠她自己无法成事。
“那些人是不是一样是血肉之躯,也可能会死?”
“是……”
李琅月的声音低了下去。这一点她无法辩解。
这是她决定去做的事情,但不可避免地会牵连到一切愿意跟随她的人。
只是人心难免都有偏私。
“那些人有没有你我彼此了解,配合默契?又可有比我更加能力出众,堪配你左膀右臂?”
“没有……”
这些都是实话。
“所以,即使不是我们,也会是别人。都是血肉之躯,谁又比谁高贵?我们是生死与共的挚友,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甚至只有我们同心一体,才能更漂亮地赢!”
骆西楼望着李琅月,在刚看到那四张任命状,听到李琅月说的话时,她是气恼愤怒的,一瞬间感觉自己不被朝夕相处的挚友所需要。
可也只是弹指刹那,她又冷静了下来。
骆西楼自认识李琅月起便知,她有着世界上最坚硬的外壳,钢筋铁骨,千锤百炼,但她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柔软。
她从出生起,就被迫成为了帝国政治的祭品,活在利用、猜忌、欺骗的世界里。
所以别人对她好一分,她便能回报十分的善意。
如果换作是别人,捧来这样的任命状,骆西楼会猜测是否是为了收买人心的惺惺作态,毕竟逢场作戏玩弄人心,是那些阴谋政治家的看家本领。
李琅月也是一个搅弄风云算计人心的高手,但对于所有她珍视的人,她的每一分算计,都在为对方铺路。
对沈不寒是如此,对她与顾东林亦是如此。
“李琅月,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我与昀生的初衷。可这句话对我们,并非完全适用。”
骆西楼拿起那四份任命状,走到烛火面前,将其付之一炬。
“士为知己者死,可跟着李琅月会发达。”
“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因为他踏上的是一条以命相搏的必死之路,可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去建功立业的。”
“公主,我们也需要这份功名,我们也想青史不朽。”顾东林接着骆西楼的话道。
因为曾为贱籍,骆西楼和顾东林甚至不敢大宴宾客。
顾学士变法之际得罪之人不计其数,即使顾家倒台多年,依然有好事者不惜奔赴沙州,只为翻顾东林的牌子,看顾东林的笑话。
即使顾东林回京之后在李琅月的庇护下,做的是清倌。也依然有人不时地来找顾东林的麻烦。
一个永远不能翻身的罪籍而已,开罪便开罪了。
直到李宣为顾家脱罪后,那些人才算是消停了下去。可也只不过是把面上的鄙夷,变成心底里的轻视。
甚至还有些人在私底下议论,顾东林是李琅月私养的面首,只不过是曾为小倌上不得台面,才不得不寄在下属骆西楼的名下,逼迫骆西楼与顾东林成亲。
他们知道,可世人不知。若没有一份堂堂正正的功业傍身,在后世史官笔下,顾东林终其一生都只是罪臣之后,一个靠着爬。床手段窃据高位的男宠。
骆西楼又看了一眼李琅月身旁的沈不寒:“沈不寒忍受不了等待,你觉得我和昀生便能忍吗?沈不寒可以直接向皇帝请命,我和昀生没有那么大本事,可我们待你之心是一样的。”
任命状的余灰在脚底盘旋,李琅月明白了骆西楼和顾东林的意思。
“德昭,不要只想着保全别人,你可以多为你自己想一点,甚至可以多信自己一点,信这天下乾坤尽在你手,跟着李琅月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