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袁牧心软得一塌糊涂,哪里还舍得说他,“我驾驴车送你去。”
“嗯!”
驴车驶入山阳镇,赵景清和袁牧买了肉和酒,直奔老爷子豆腐摊。老爷子不愧是老手艺人,知晓两人来意,将包浆豆腐的做法事无巨细告知。
豆腐要选用老豆腐,切块后用淡盐水浸泡一刻,捞出沥干水分后上锅蒸,而后出锅晾凉,包浆豆腐就做成了。
赵景清顿时茅塞顿开,他做的包浆豆腐在煎制时会裂开,是因为他没用淡盐水浸泡豆腐。淡盐水可以使豆腐变得更紧实,不易破碎。
再三谢过老爷子,赵景清和袁牧回到豆腐坊,再次尝试。
这一次,果然成功了。为做包浆豆腐前后折腾了三日,教给工人又花去半日。
赵景清算着时间,总算是赶在钱成安提醒的时限前,将需要的豆制品全做出来,不管清河县酒楼那边的人何时来,他都不用担心。
赵景清松了口气。
然他这口气才松半日,次日便有生人登门,自称是清河县万福酒楼的人,送来豆制品所需数量清单,单子上还盖了万福酒楼的印章。
来人道:“最迟巳时四刻送达,价格按你们出货价走。”
老豆腐三十框、嫩豆腐三十框、豆腐干二十斤、油皮十斤、千张十斤……赵景清看过清单,“成。”
除去老、嫩豆腐,其余七样皆便宜存放,赵景清当天下午便安排人着手生产,早早准备起来。明早只多六十框豆腐,现下人手多,算不得难事。
次日凌晨,赵景清有心起来盯着,但他怀孕后更嗜睡,又都是睡的整觉,想要早起,根本起不来。
袁牧见他眼睛睁了又闭闭了又睁,困得发懵还想逞强,又好气又好笑,抬手轻拍哄道:“有我盯着呢,你放心。今儿万福酒楼的货我亲自去送,一定不会出岔子,你安心睡吧。”
赵景清带着睡意的声音闷闷的,“嗯……”
“凌晨我来,白天可得你盯着。”袁牧轻声说了几句,待赵景清睡过去,袁牧换了衣裳轻手轻脚出门。
豆腐坊有条不紊,一框框豆腐做好,驴车进进出出,一番忙碌景象。
到底是心里惦记着事儿,赵景清今天醒得早,天蒙蒙亮便醒了,收拾好出门,恰好见袁牧在往驴车上搬东西,准备出发去清河县。
现在卯时过半,距定好的时间还有两个时辰,送货过去将将好。
赵景清叮嘱道:“路上别太快,当心将豆腐颠碎了。”
“我省得,”袁牧用麻绳将豆腐框固定好,“娘做了早饭,快些吃了,别饿着。”
赵景清颔首,操心道:“你吃了吗?水袋拿上没?”
“吃了,”袁牧将车板上水袋拿起来给景清看,“拿着呢,还带了点干粮,饿不着。”
“中午好好吃饭,不许吃干粮。”
“成,我可不亏待自己。”袁牧笑着回,坐上驴车驾车往外走,驶出豆腐坊,袁牧回身瞧见景清还站在原处目送他,抬手朝他挥了挥,示意他快回去。
见驴车驶上官道,赵景清折身回厨房吃早饭,有袁牧亲自去,他没什么好操心的。
豆腐坊素来丑时过半上工,午时下工,昨儿下午做豆腐干,是叫人下午来上工做的。上工时间延长,赵景清给了工钱,但这么干总不是个事。豆腐坊的活简单,但人累了没精力,哪还能做出好东西?
赵景清寻思着分做早中两波人上工,下午三个人就足够,轮换着来,但如何安排人手,赵景清让徐立秋去做。
下午,袁牧驾空驴车回来。
赵景清问:“可按时送达了?”
袁牧露出笑,“送到了。”
次日送货,袁牧将大柱带上,隔天便放手将事交给他。他本就是专门送清河县的货,没甚么不放心的。
豆腐坊人手足产量高,供应酒楼所需后还有富余,赵景清便陆续在豆腐铺推出新品,反馈良好,每一样都受人欢迎。
还有镇里酒楼管采买的管事找来,想从他们这进货。
可谓是意外之喜——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85章
找来的酒楼是一家小酒楼,只定了十五框豆腐,以及各式豆制品共十斤,算不上多,赵景清却很高兴。
无他,这是豆腐坊转做供货后,第一家找上门来进货的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