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豆腐做好,赵景清特意先留了两块在家,才驾驴车进镇里。
早上驾驴车的是赵景清,袁牧坐在他身旁,帮忙看着,必要时提点两句。
有铺子就是好,不怕风吹日晒雨淋。
卸下豆腐框,驴车栓在铺子旁的角落,不用特意跑一趟去寄存驴车。
客人来来往往,豆腐一框框减少,卖完关门。
回小罗湾,依然是赵景清驾驴车,不过驾两次,他便已熟练,驴车哒哒跑,遇见土包水坑还能避开。
袁牧瞧着不是一般欣慰,景清就是棒。
回家分工各干各,吃完午饭,赵景清和袁牧没先回屋午歇,而是提上豆腐去拜访李家。
李家土屋茅草顶,收拾得干净齐整。
李冬在院里玩石子,余光瞥见两个身影,猛地定睛瞧过来,看见袁牧跟看见鬼似的,直接愣在原地。他来干啥,不会是告状吧?
厨房里走出一个夫郎,正甩着手上的水,瞧见院门口的陌生人,“你们找谁?”
“我们是那边新搬来的,前些日子忙,今儿得空了来串门熟悉熟悉,”赵景清自报家门,“我姓赵,赵景清,这是我丈夫,袁牧。”
“进来坐,”夫郎笑着招待,请赵景清和袁牧进屋,“我叫徐立秋,这是我家狗儿。”
徐立秋转身朝李冬招手,“狗儿过来喊人。”
袁牧嘴角微微抽搐,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李冬不情不愿走过来,“赵阿叔,袁叔。”
赵景清送上豆腐,徐立秋不要,推拒一番后收下,坐着说了会儿话,赵景清和袁牧起身离开。
李冬这才松了口气,没提他摘叶子换钱的事。
回家午歇,而后教赵景清识字练字,袁牧出门摘叶子。
才走到岔路口,李冬就冒出头来,跟上袁牧。
袁牧:“狗儿。”
李冬:“……”哼。
太阳落山前,徐立秋上门,提了一篮子菜来,多是山上的鲜货,笋子、香椿之类。
一来一回,两家也算走动起来。
次日,袁牧将摘叶子的事交给李冬,袁牧在院里劈柴,做豆腐烧柴快,有备无患。
两天转眼便过,明儿就得回去春耕,一想到好些天要见不着人,袁牧心里便堵得慌,搂着景清黏糊不已,闹出火来又泻火。
整个院里就住他们两人,袁牧没有顾及,使劲折腾,逼得人哭出声来。
到底理智占上风,袁牧闹了两次便停下。
第二天分别,袁牧可谓是依依不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咋了。
赵景清实在没眼看,失笑催促,“快回去吧,也就这十天半月的,我抽空回去看你。”
袁牧直摇头,“别来回跑,太辛苦了,有空我来看你。”
送走袁牧,关上院门,赵景清转身忙活开,打水泡豆子,洗豆腐框,而后回屋午歇。
躺上床,赵景清闭上眼习惯性往后靠,背却落了空。
袁牧不在——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
第35章
赵景清微怔,抱着被子闭上眼,虽是累了,但迷迷糊糊好一会儿才睡过去。
一个时辰午歇时间过,赵景清醒来,洗漱完将《三字经》拿出来,自己坐在桌边将前面学的读一遍,又润笔练字。
没人坐旁边看,也没人厚脸皮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