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无防盗 > 第259章 市场规律的洪流6000字(第2页)

第259章 市场规律的洪流6000字(第2页)

人流摩肩接,比服装区刚开张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空气中混杂著新塑革鞋的胶味、布匹的味道、塑料製品的气息,还有汗水和食物混合的市井烟火气。

与此同时。

相隔不远的瑞安县国营第一百货商店,却是冰火两重天。

经理室。

宋明理脸色灰败地听著几个柜组负责人的匯报。

“宋经理,鞋子柜——·彻底没生意了!一个上午,就卖出去两双童鞋—”

“毛巾、塘瓷盆、香皂—根本卖不动,对面光明市场价格太低了,咱们的成本价都比他们批发价高!”

“服装就更別提了,除了真得讲究点式样的人还看看,工装、普通衬衣根本没人看,问价的都没有!”

宋明理猛地一拳砸在办公桌上,“他们是土匪!是扰乱市场!是割社会主义的尾巴!

再便宜,那也是劣质货!老百姓会吃亏的!我们要揭露!要举报!”

他仿佛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下面的柜组长们却眼神闪烁,甚至带了一丝麻木和漠然。

其中一个老柜长需道:“宋经理,举报——上次工商局来过了,不也没查出啥嘛,人家手续好像真的挺齐,报纸上都登了表扬文章。——”

“报纸?!那是给个体户唱讚歌!是犯错误!”宋明理咆哮著,但声音明显底气不足。

他自己何尝不明白,一號文件是尚方宝剑,陈光明的每一步都刻意踏著政策的步点。

宋明理颓然跌坐在椅子上,盯著窗外光明市场方向传来的隱隱约约的喧囂声,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窜上来,彻底冻僵了他的心。

这不是抢生意,这是掘根!

是市场规律的洪流,无可阻挡。

百货商店的柜檯,从未如此刻般空旷冷清。

光明市场小商品区的爆发,犹如在平静的零售湖面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其影响远超之前单一服装品类造成的衝击。

首先,是货郎队伍的质变与扩张。

过去,货郎主要靠衣服、少量日用品支撑。

如今,配齐货成为可能。

每个货郎,尤其那些负责偏远区域的,出发前必到光明市场小商品区转一圈。

挑货郎的担子,再也不是单调的包裹,而是变成了流动的微型杂货铺。

塑革鞋成了主力军,以其匪夷所思的低价和实用耐磨的特性,迅速取代了布鞋在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妇、脚夫和孩童脚上。

货郎一声吆喝:“结实耐穿塑革鞋!一块五一双!”

就能瞬间围拢一群犹豫又渴望的主顾,光明塑编袋也无处不在。

家庭主妇用它装米、买菜、做收纳,比脏了难洗的布口袋好用太多,小商贩用它盛放零散乾货,甚至田间地头也能看到它们装满草料或工具的影子。

日用小百货更是受欢迎,这些小玩意儿单件利薄,却撑起了巨大的消费频次和货郎的钱袋子。

货郎的路线变得更有效率,停留时间更长,销售额成倍增长。

光明市场登记在册的货郎数量在政策保障和利益驱动下,悄然突破三百人。

他们编织的这张零售网络,其深度、广度和渗透力,是固守县城和集镇的百货商店望尘莫及的。

如果说之前的服装衝击让百货商店感到剧痛,那么小商品的全面开,则是缓慢的室息。

百货商店赖以生存的根基,低值易耗的生活必需品销售,被连根拔起。

价差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光明市场的商品来源极其灵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