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敲完一段鼓,才走过去攀谈起来。
他先用甌越语说了,又用闽南话重复一遍。
这一片靠近大南山,也有不少人说甌越语的。
也有不少人说的是闽南话,还有两种语言都会的。
听到他的话后,几个会说甌越语的大爷感兴趣的走过去查看他箩筐里面的东西,直接询问上了价格。
挑货郎在这深山里可不多见。
货物里面还有他们感兴趣的日用品。
“大家稍等一下。”
“我们先把东西摆出来。”
陈光明边说著,边招呼旁边的三人把东西摆出来。
他们之间相互隔了一段距离,马上就有人围上去查看情况。
这些村民也是人精,见到陈光明是领头的人,就全都聚拢到陈光明身边去。
陈光明將价格一一说了。
马上就有村民心动了。
这个挑货郎给的价格確实不高。
甚至比平常他们让人带东西的价格还要低一些。
最重要的还是面前的挑货郎可以以物换物。
鸡毛鸭毛和山珍这些,很多家里都存著不少。
平时里只能自己吃,现在竟然能换东西,没一个村民不动心的。
很快,陈光明这边就开张了。
此时在村里,有不少听到鼓声出来查看情况的。
他们跟身边的人打听了一下什么情况,见陈光明这边挤不进去,就去了旁边挑货郎那里询问。
见到他们的价格都一样,货物也都是一样的,渐渐的三人面前也都围了村民。
陈明勇和林晓虽然之前锻炼过,但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反而是耗子显得很轻鬆。
陈光明看了眼,暗赞一声果然是天生做这一行的。
前世的耗子可没有什么人带著,都能混的风生水起,更不用说现在有他打好了样。
不过,场中也有不少人不会说甌越语。
这些人只能让会一些会两种语言的人进行翻译,或者只能凑到陈光明那边去。
陈光明刚卖掉一些皮纽扣,忽然见到一个老人家到了跟前。
老人家紧张的用闽南话问道:“货郎,我那儿有个好东西,你这边收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