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小商品批发市场(6000字)
曹主任的效率很高。
两天后,镇政府会议室非常热闹。
一方以陈光明、曹主任和副镇长、委员、代表们聚集在会议室,商量陈光明提出的要地建厂的事情。。
西面那块紧邻批发中心的二十亩荒地成了谈论的重点,场中的气氛显得非常的凝重。
“二十亩,张口就要二十亩。”
副镇长孙老著眉,“曹主任,陈光明同志能干我们支持,但这地是集体的,给私人厂子建什么物流中心,闻所未闻。”
“就是!”另一个干部帮腔,“荒是荒在那里,可也不是这么个用法,修个集体仓库,或者给镇办厂子扩地方都行嘛!”
曹主任稳如泰山,端著茶杯缓缓呷了一口:“孙镇长说的有道理,地是集体的命根子,动,就要动出道理来。”
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扫过反对者,“陈光明同志不是要拿地,是要带著咱们集体一起干。”
“二十亩地,他提出的方案是镇集体占股百分之二十,白纸黑字的股份,往后但凡有红利,就有镇政府一份,这是把集体的死地,变成了活钱,为什么反对?”
会议室静了一瞬。
陈光明接过话头,“不止钱,荒地变成物流中心,眼前就需要至少六十个常驻劳力,理货、入库、搬运、调度,这还只是头一步。”
“隨著中心运转起来,围绕它服务的小推车、小饭铺、茶水摊、修修补补—曹主任推算过,三五百个镇上的閒散劳力都有活计,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听了他的话后,有人脸上露出意动。
有人还在摇头:“说的好听,万一砸手里怎么办?”
陈光明听闻直接站起身,指了指批发中心的位置,“孙镇长,各位领导,请问这批发中心,现在是砸了,还是活了?”
“短短半月,日均过两千人流量,单日营业额最高摸过八万的门槛,那边快被商贩挤爆的仓库,太乱了。”
“必须要建起分拣中心,才能把马屿镇这块牌子彻底立起来,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后可不会有了。”
他的话重重砸在每个人心上。
谁都不能否认,陈光明的批发市场是成功的。
曹主任见此再次接话,“光明厂愿担主责,占百分之六十的股,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开放给各个代工点认购,风险层层分摊,红利大家共享。”
“这既符合中央一號文件搞活经济的精神,也能实实在在壮大了咱们本地的家底,举手表决吧。”
沉默持续了半分钟。
孙老栓那紧皱的眉毛一点点鬆开,慢慢举起右手。
紧接著。
一个、两个—原本反对的面孔陆续举手。
方案通过!
陈光明见此,也终於鬆了口气。
成功了。
有了这个分拣中心,加上批发中心,一个批发市场就算是建成了,比县里的商城都要早了很多年。
镇上的未来,也会因此而改变。
没有隆重的奠基仪式,只有周建国嘶哑的吼声,十几个泥瓦匠、木匠熟练地搭起架子、开挖地基。
他们分成几组轮番上阵,挖土,夯基,架设粗大的木头樑柱。
泥水工则迅速砌起简易围墙的主体,石头混著泥浆垒砌的动静沉闷而坚实。
临时从三家村和附近代工点抽调来的壮劳力、甚至还有部分心思灵活的半大小子充当起小工,推著满载碎石的独轮车在工地各处穿梭填补,帮著抬木头、运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