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第249章 巡视各供销点6000字(第1页)

第249章 巡视各供销点6000字(第1页)

第248章巡视各供销点(6000字)

供销总站开业不过三五日。

这片昔日荒芜的滩涂地块早已变了模样。

陈光明站在新平整的供销站场院里,看著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知道自己在农民城算是稳稳地立住了。

场院巨大,被大姨父带人平整得颇为结实。

临时搭建的货棚覆盖著簇新的油毡,一垛垛印著光明合作社红字的塑料编织袋整齐码放,规模已经远超万全供销点,成为了新的供销中转站和批发交易中心。

空气中瀰漫著塑料製品特有的气味。

货棚前人头攒动,操著不同口音的货郎、小商贩和建筑工地的採购员挤满了几个临时设立的窗口。

余安领著由老家带来的几个机灵小伙和一个新招的、熟悉本地方言的財务,正手脚麻利地开票、收款、点货、发货。

他们的动作快速,比起最初两天的手忙脚乱,已明显变得嫻熟流畅,完全熟悉了现在的工作。

“余头儿,再给我来三百个中號的,工地上等著用呢,昨天拉的根本不够!”一个皮肤黑、

戴著安全帽的汉子挤到最前面,手里著一把现金。

『李工头,稍等,马上开票。”

“下一个,霞浦乡的?一千个小號?好!”

余安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洪亮,指挥若定。

他手里抓著一个木板夹,上面钉著好几联单据,记一笔算一笔,核对飞快。

销路是彻底打开了。

正如陈光明所料,龙港这座平地拔起的农民城,每一刻都需要海量的塑编袋。

建筑工地用於装沙石水泥、居民安置点装生活物资、新开的小作坊装原料和產品,甚至於平整土地的工人垫坐、遮挡日头。

无处不在的需求如同海绵吸水,光明合作社这些优质低价的產品,恰好填满了这个巨大而饥渴的初始市场。

他们的策略也直接有效。

厂价直销,五分钱一个,大量批发更是可谈,童叟无欺,当场付款当场提货。

这比县城的价格更具衝击力,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新城和周边乡镇。

然而,巨大的吞吐量对供销点的运营是严峻考验。

大量不同规格的袋子堆在一起,提货时翻找困难,效率低下,易发错货。

虽然有了自己的光明码头和驳船队,將各个点的运输线拉长了好几倍,確保每日货量稳定供应是难点。

尤其是新购的机器马力全开,產能大增后,对这条水生命线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本书首发。com,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余安带的几人算盘打得飞起也忙不过来,又要记帐收款又要发货点数还要维持秩序,简直分身乏术。

纯靠人工计数开票,算错帐、记漏单的风险难以避免。

陈光明没有急於插手具体事务,他站在场院外围,冷静地观察著。

大姨父则在指挥工人加固货棚、平整地坪上的坑洼,並用石灰水在场地上画出明確的通道和货物分区標识。

几天观察之后,他才开始插手。

大姨父带人用粗大的毛竹和废旧帆布,在货棚內隔出了清晰的原料区,按照商品的不同进行分类。

每区都有专人负责点数、登记进出库,严格执行凭单发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