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连轴转的攻坚,必须保证所有人的体力。
“强哥!”
“光明!”
“外围警戒给我盯紧了,作坊区域加派人手,防止任何陌生人靠近搞破坏,特別是机器调试和生產初期,不能出半点差池!”陈光明不敢有丝毫大意。
“明白!苍蝇都飞不进来一只!”
余强拍著胸脯保证。
一道道指令般颁下,整个三家村瞬间被高效动员起来。
汉子们喊著號子,小心翼翼地將沉重的机器部件从车斗卸下,用粗木槓、麻绳和肩膀的力量,
一步步挪向明亮的车间。
王师傅带著几个眼尖的后生,拿著工具包和油壶,紧隨其后。
刘三泉则拿出纸笔,指点著搬运方向和摆放顺序。
车间里灯火通明,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夜幕降临,但车间里依旧亮如白昼。
在刘三泉和王师傅近乎严苛的指挥下,庞大的机器终於各就其位。
基础的框架已初步对接完成,虽然密密麻麻的线路管束尚未连接,复杂的传动链条还需要精確调整。
油料的特殊气味和金属的冰冷气息混合著汗味,瀰漫在空气中。
陈光明站在车间中央,目光扫过这初具雏形的生產阵地,最后停在满身油污、疲惫却眼神发亮的刘三泉和王师傅脸上。
“两位师傅,辛苦了!”
“今天只是开始,刘师傅,明天一早,我要看到第一缕合格的塑丝从新的拉丝机里吐出来!”
“两位师傅师傅,圆织机的传动和织综就位精度,我要你亲自把关,三天,最多三天,我要看到新机器开动,编织出第一块合格的布幅!有没有信心?”
刘三泉眼中进发出强烈的光彩,大声回应:“老板放心,这机器是宝,比之前那批强太多,我亲自带人通宵调试拉丝机螺杆温度控制,明天一定出丝!”
王师傅也用力点头,声音因激动有些沙哑:“我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拉丝机出来的丝有多匀,圆织机织出来的布就得有多密,保证跟上!”
“好!”陈光明看向周围同样疲惫却亢奋的所有人,“乡亲们,我们三家村的塑编大厂,今晚才算真正扎下了根基,所有参与搬运安装的,工钱加倍!”
“现在,除了值守和必要调试人员,其余人赶紧吃饭休息,明天、后天、大后天——接下来的硬仗还要继续加油。”
车间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回应和欢呼。
当这些崭新的、代表著先进生產力的74型机器正式轰鸣著投入运转,三家村的塑编袋產量肯定能有突破。
“启动!”
刘三泉一声令下。
“嗡—轰隆隆隆—“
与之前老机器的嘶哑声音截然不同,74型拉丝机发出低沉而有力的机器声。
进料口的副牌料被乾净利落地吞噬,高温螺杆强力挤压,粘稠的塑化液体从筛板细密的孔洞中被均匀地牵引出来。
不再是抽搐的细蛇,而是迅速稳定成一条条光滑、均匀、韧性十足的透明白丝,源源不断地卷绕在巨大的滚筒上。
“好丝!”
连王师傅都忍不住叫好。
这丝线的均匀度和韧性,对后续编织质量是决定性的基础。
紧接著,六台74型圆织机同步启动,巨大的声响匯聚成一片。
宽阔的经线架饱满、整齐。
雪白的塑丝被精確地穿入综丝眼孔。
崭新的梭子带著纬线在轨道上飞速穿梭,速度快得几乎带出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