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让马屿百货商店赚了一手,对他来说却也是好事,就算一块三的价格,去掉成本都能赚五毛。
拉的货越多,他赚的自然也越多。
双方说好后,陈光明决定明天再去拉一次货。
原本他明天是不打算去的。
看来等会还要再去跟胡青山说一声。
等把事情都处理好后,陈光明几个才回家。
此时在老宅门口。
一袋袋的鰻被抬下去,放在一间空房子里。
此时已经有不少货郎聚过来看了。
看见陈光明,大家就围上去,询问鰻怎么卖。
“一斤一块五就行了。”陈光明道。
去年的时候,他给林晓和陈明勇几个人的价格是一块五,其他人都是一块八毛钱。
今年,他就给了这些挑货郎一块五毛钱。
听到这个价格后,村里的这些货郎们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表情,这价格確实比去年要低的多。
而且,他们去年做挑货郎还不熟悉。
今年他们已经是个合格挑货郎了,加上鰻的价格还降了三毛钱,绝对能够赚到钱!
“还是光明大气。”
“是啊是啊,我以后就跟著光明混了。”
“你倒是想得美,我们大家谁不想跟光明混,也要你有本事让光明看得上才行啊。”村民相互插科打浑。
陈光明在一旁笑眯眯的。
这里面有不少挑货郎,都能算是第三代挑货郎了。
不要看这些挑货郎们现在还没混出什么大名堂,
等到市场完全开放之后,这些可全都是现成的推销员,正是这些推销员的存在,开创了温州模式的基础。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以后肯定要相互帮忙的。”
他表態道。
听到他的话,这些村里人眼晴一个个都亮了。
隨后好话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外冒。
大家也就是在门口聊几句,里面饭菜热好了,陈光明就先进去吃饭去了,林雨溪则去开了仓库。
既然价格说好了,那就可以出货了。
这些挑货郎们都是早出晚归的,晚上拿到货之后,明天也能直接挑出去卖了,让他们能多赚一天的钱。
“这些鰻是真好啊。”
“是啊,真不知道光明从哪里找到的货源。”
大家看著那些鰻,忍不住开口道。
林雨溪笑容满面的让大家过来称鰻。
“给我来二十斤。”
“我也要二十斤鰻。”
“还有我,我也要,也二十斤吧。”
村民们马上爭先恐后道。
林雨溪让他们別著急,开始给最前面的人称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