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閒聊了一阵后,陈光明拿了钱,开著拖拉机拉著布料回去了。
等到下午的时候,陈光明又拉了一批货去了胡青山那里。
胡青山见面也催新款衣服。
虽然他的衣服店没有开在最热闹的县前街。
但靠著这些新款衣服已经渐渐有些名声,生意也非常不错。
“这次就送了一百件批发衣服。”
“新款衣服要等下一次来才能给你带过来。”
陈光明开口。
现在他手上的人手真的是太缺了。
胡青山也只能应下,让陈光明继续多做衣服。
將这里的那些批发衣服都送完后,陈光明拿了钱开著拖拉机回去。
时间很快来到採访这天。
曹干事早早就来到三家村做准备。
“曹干事,辛苦跑一趟了。”陈光明招待道。
“不辛苦不辛苦!”
曹干事激动笑道:“光明同志,你可是给咱们乡长了大脸了!”
“咱们乡唯一的万元户,乡里高度重视,等会採访的时候好好表现啊。”
陈光明点点头。
为了迎接採访,运输队今天都没出去干活。
在作坊那边,六辆拖拉机整齐停著。
现在这个年代,这不亚於在厂门口停了六辆豪车。
曹干事见了这场面后,都忍不住点头。
这样子都不需要评定,大家就知道陈光明肯定是万元户。
此时在周围,还围了不少村里人。
他们都兴奋的等著,打算看看是怎么採访的。
没准运气好的话,他们或许也能在採访里面露个脸。
村长和村干部们得到消息后,也都赶了过来。
陈光明可是村里出来的万元户。
虽然陈光明基本上是靠自己,但村里也是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
对村长来说,这可是妥妥的政,绩了。
大家聚在一起,就先各自对了一下等会要说的话。
没多久,一辆半旧的吉普车卷著尘土驶进了村口,在作坊外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一男一女两位同志。
男的扛著带支架那种笨重的老式摄像机,女的拿著笔记本,脖子上掛著记者证。
女记者叫吴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短髮利落。
她环顾了一下人声鼎沸的作坊,目光最终定格在陈光明身上。
她微微燮了下眉,似乎没料到这乡里唯一的方元户如此年轻。
她之前採访过不少致富能手,大多是四五十岁的稳重农民或城里回来的能人。
陈光明的年轻让她下意识地带著一丝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