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家里都已经有九台缝纫机了。
村里的子们是最高兴了。
有了缝纫机后,他们很多人也可以去做衣服了。
做一件儿童开襠裤就能赚一毛五,比做纽扣赚的多多了,大家每天都能赚三块,她们早就羡慕很久了。
现在她们一个个马上动了心思,都想要获得这个难得的名额,不由將目光都看向了陈光明。
此时陈光明已经让大家帮忙把缝纫机搬下拖拉机,等他付了钱后,拖拉机噠噠噠的又开走了。
“大家先散了,先散了。”
“这么迟了,光明饭都还没吃呢。”
陈母连忙道。
村民们见此,也只能先把事情放一放。
不过很多跟陈母关係好的,已经凑过去攀交情了。
陈光明没有管,先回去吃饭。
陈母等把大家都送走后,也走了进来。
她也想知道这三台缝纫机怎么安排。
“老宅那边放七台,这边放两台吧,就当是两个作坊了。”陈光明开口道:“娘再看著招三个婶子帮忙。”
虽然有村里顶著,也没人来查过。
但该小心的还是要小心。
一个作坊最多只能招七名工人,这个底线要守住。
等两边作坊的缝纫机都满了后,他就打算把多出来的缝纫机租给这些子们用,每台收一点费用就行了。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情。
还没有找到门路解决產能问题,还不能大肆扩张。
陈母高兴的应下。
等到第二天早上,她去老宅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婶子过来询问情况,让陈母都有些苦恼了。
陈光明这边则是继续跟看收毛竹笋。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到了后面,毛竹笋的数量只用一辆拖拉机就够了。
这种情况,陈光明还是跟著,每天赚个二十块也是美滋滋,如果没他的话,就要多开一辆拖拉机出来了。
原本,陈光明感觉还能干一段时间。
但就在这一天他到农机站的时候,发现气氛不对。
菜头哥顶看黑眼圈出现在他面前。
“光明,对不住,今天是没办法去收毛竹笋了。”
菜头哥开口。
陈光明笑著说没事。
他的目光扫过农机站里的眾人。
像是李师傅等人,脸色都显得非常憔悴。
陈光明心中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