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让卸下来,只是先铺了塑料膜先放著。
接下去,他还要选採购一些编织袋,一起运回去。
这一路上还不太平。
这么多缝纫机加上编织袋,肯定要多带点人回去。
等两天后,车队再次出发。
现在仙降镇停了一天,卸了编织袋后,再运输塑革鞋往马屿镇上去,这次直接一路就回了镇上。
拖拉机一路尘土飞扬地驶入了三家村。
车刚在家门口附近停稳,林雨溪就从院子里小跑著迎了出来,“光明,这么快就回来了?路上顺利吗?
陈光明跳下车,抹了把汗,笑著说,“顺利,东西全拉回来了,整整十五台,清一色上海牌!
大姨父那边路子真不错,余强这次也顶用!”
他讚嘆道。
几乎是同时,刚放工的邻居们就被这动静吸引了过来。
在製衣作坊辛苦了一天的婶子大娘们,衣服头髮都沾著线头,但还是拖著疲惫的步伐,好奇的围拢过来。
看到那车斗里高高起的机器,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轰天!这么多缝纫机?”
翠婶子挤在最前面,满脸惊讶。
“这—这就是光明要放新厂里的吧,乖乖,这是真的要开大厂了!”另一位婶子拍著大腿感慨。
“快看,这机子看著就结实,咱们以后干活地方大了,机器也新,再不用抢那几台老爷车了!
y
人群越聚越多,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著。
隨后他们就又说起这下子又能多多少进厂干活的名额了,都想著把自己身边的人也能都安排到厂里去。
陈母刚好也出来,她们就围了上去。
“还是按老办法来。”
“谁想要进厂的,只管让她们过来试试。”
“但是我们丑话说在前头,一定要是手艺过关的裁缝我们才招,如果只是半吊子,我们这里可不收。”
陈母道。
大家听了纷纷应是。
这一套流程她们也全都知道了,早就已经让家里想要进作坊的姑娘们练著了,现在说起来也信心十足。
陈父也闻声从屋里出来,陈光明立刻对他喊:“爹,料都拉到了,周叔地基打得怎么样?”
陈父点头,“下午已经开始铺基石了。”
他目光看向拖拉机。
“爹,正好,叫运输队几个有力气的小伙子过来搭把手,把这些宝贝疙瘩都抬到我家院子里去!”
“周叔那边还打地基呢,新厂房没盖起来之前,只能先放在院里,刚好我也要检查。”陈光明迅速安排。
陈母也顾不得身上沾著的线头,挤到车边仔细瞧,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我去,我去,叫周木匠他们家的几个小子来帮忙,那帮后生力气大!”
说著就转身去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