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无错 > 第233章 生產队解散(第2页)

第233章 生產队解散(第2页)

平时的时候,林雨溪也忙,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忙著算帐,肯定和陈母和陈父一样还在外面忙碌著。

这一路回来,他就没看到什么人。

显然,整村的人不是在作坊忙碌,就是出去开店做货郎了,就算是老头和老太太们,也能跟著赚点小钱。

“光明回来了啊。”这时,大姨回来了。

她手里提著水桶,显然刚刚去作坊那边送饭了。

现在大姨和林雨溪一起在家里带著孩子,同时也帮著打点家里,陈光明大方,一个月就给了两百。

陈光明和大姨打了招呼。

等大姨把孩子带走,他和媳妇聊起这段时间的事。

首先还是说起万全镇的开局。

开业当日的三千八百多块流水,像一剂强心针,让大家都莽足了劲的干,这两个多月时间成果斐然。

余平、余安兄弟俩在做总结的时候,都因为激动而涨红了脸,叔伯们分到钱也都兴奋的不行。

隨后的补货、调货、人员安置、各方关係的打点,他都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另一边,大姨父带领的侦察兵货郎队伍极其给力,昆阳、鰲江、龙港、麻步、萧江、郑楼、宋桥。。·

各个乡镇的需求信息如雪片般飞来,

他只是像將军排兵布阵,指挥余三哥稳守万全这个桥头堡,马不停蹄地穿梭於县城寻找店铺。

钱像流水一样出去,购置、装修、备货。

塑编袋成了意外之喜,还成了巨大的成本支点。

与胡老板的大单意向签了,低价购入的塑编袋不仅迅速铺开了自家供销点,还一举拿下了好几个塑革鞋作坊的稳定订单。

这笔帐算下来,单是袋子的净利就十分可观。

林雨溪也说了家里的情况。

製衣作坊还是他们所有扩张的基石。

因为多了一个隔壁县城的订单,作坊已经持续三班倒,布料、线等原料的消耗速度惊人。

林雨溪几乎长在了作坊里,既要管生產排期,更要盯紧质量,还要不断协调婶子们推荐的新人手。

村里的灯火,常常与作坊里的缝纫机声一起,亮到深夜,这还是连续扩大產能后,才勉强把货生產出来。

这一个月的进进出出、钞票流转,早已在她脑子里形成了一本复杂的帐簿,一点点的说给陈光明听。

林雨溪不仅是贤內助,更是商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財务总管,作坊的经营细节她最清楚。

她转身走进里屋。

很快捧出两本厚厚的硬皮笔记本。

一本是她掌管的本村及周边几个代工小作坊的详细帐目,含布料进价、人工开支、成品数量、

內部调拨记录等。

另一本则是陈光明自己写的资金流水帐,上面歪歪扭扭、却又密密麻麻地记录著他这一个月所有的支出和收入。

两个人就继续盘起林雨溪还没算好的帐目。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堂屋里只剩下算盘珠子的啪声、纸页的翻动声、夫妻俩低声的核对声。

这个月他们確实赚了不少,但是投入的却更多。

林雨溪秀气的眉头紧紧了起来,“这样算下来,帐上能动用的现金其实非常紧张,特別是要预留进货周转和应急的钱,新点的铺货还只是第一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