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早有准备,从隨身带的帆布包里掏出几份摺叠整齐的纸张和几个不同尺寸的空袋子:“胡老板,我要的主要是这三种规格。”
胡老板拿起样袋,仔细比对著陈光明提供的图样,又捏了捏厚度,用力坤了押布幅,“没问题,这三种规格我们都能做。”
“厚度保证只厚不薄,结实耐用,跟你手里这几个样品看齐,你放心,咱们小作坊就靠这口碑吃饭。”
隨后两人谈价格。
中號袋每条4分钱,大號袋每条7分钱,小號包装袋每条1分5,这是之前大姨父打听到的价格。
比起確实只有仙降镇那边塑编袋价格的三成。
胡老板报完价后,紧张地看著陈光明。
陈光明没立刻接话。
他拿起中號袋,再次摩著布料的厚度,又仔细看了看封口的编织工艺。
大姨父適时插话,“老胡啊,你这个中號袋4分,这次的量大得嚇人,袋子的用量不敢想,你看这价码—
陈光明也点点头,“胡老板,这报价,我看得出你確实有诚意。”
“不过,我们这个可是长期、稳定、量大的长期买卖,如果我零散著要,这个价没问题,但现在总要再便宜一些吧,这样,每个袋子再少两厘。”
“今天签了意向,我先付给你定金,货验收没问题,我立刻付清样品钱,同时签正式合同,货我自己上门来拉,现金结算,不拖不欠。”
胡老板听闻陷入沉思。
陈光明精准地砍掉了他每条袋子两厘的利润。
別小看这两厘,每月几万条就是上百块,但这预付定金和保底订单实在诱人,而且还是自己上门来拉!
量大的情况下,绝对有的赚。
而且,他还能再跟其他作坊谈,赚个中间费,很容易就能把这两厘的价差赚回来,还能多赚不少。
如果他不答应的话,对方肯定会拿著同样的价码去跟其他人谈。
一番思索后,他应下了。
虽然心里激动,但他还是装作满脸苦笑。
陈光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伸出手:“胡老板痛快,那我们这就写个意向书?”
“写!马上就写!”
胡老板连忙答应,两人开始写合同。
合同很快写好,双方签署完毕。
这一刻,两人都鬆口气。
陈光明隨后就把作坊里面的那些编织袋都打包了。
这些编织袋虽然不是他要的规格,但也不错,最重要的还是现货,这么低的价格,肯定是他赚到了。
进好货,他当天就打算拉回村里的作坊。
先在仙降镇落脚过了一夜。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拖拉机突突地驶入天井样。
陈光明和余平、余安兄弟脸上还带著从平阳县赶路的疲惫,但眉宇间却满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