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来的五天,有三天被他安排起来专门拉著拖拉机去送货和去水头镇那边和张有財这里进货。
这样就只剩下两天时间,他则是用来安排作坊的事情和陪著林雨溪,日子倒是也过得非常充实。
三天时间后。
他又拉回来了三台缝纫机。
这样他作坊里面的缝纫机数量来到了十七台。
刚好可以分三个车间。
村子里面则有七台缝纫机。
然后村子里面除了翠婶子和村长家家里有缝纫机外,也陆续有其他婶子家里买了缝纫机。
这些婶子们,也能接到陈光明的货。
其他婶子则每个月都要给他十块钱的租用缝纫机的费用,一年下来都能买一台缝纫机了。
所以陆陆续续的。
村里的婶子们都在想办法买缝纫机。
陈光明算了算,现在整个村子差不多有二十七台缝纫机,这个数量也让陈光明有些惊讶到了。
“光明,两个作坊这墙怎么隔?”陈父过来问。
陈光明想了想道:“就隔开三个院子吧。”
“啊?”
陈父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隔三个院子也太麻烦点了吧?
“嗯,就是隔三个。”
“到时候就能当做三个作坊。”
“一个作坊只能有七台缝纫机,这个底线不能过。”
陈光明开口。
虽然都是掛靠集体,但还是要守规矩。
现在他掛上了光明製衣作坊的招牌,保不准上面就会有人过来检查,他不能让人抓到什么把柄“好,那就这么办。”
陈父知道谨慎点肯定没错,马上就去办了。
陈光明则回去准备材料,打算过两天就去工商局一趟,把手续办下来,有村里的文件,肯定没问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样心村和乡里的摊位也都申请了工商执照。
又过了两天。
陈光明去收了竹蓆,然后拉到菜头哥这里。
虽然已经和胡青山接上线了,但竹蓆的生意他还是交给菜头哥,菜头哥也领了这个情。
因此,虽然知道陈光明和胡青山又例外的弄了个製衣的產业,他也没有说什么,这一行他確实不擅长。
而且,从头到尾都是陈光明自己和胡青山谈的,两个人也是直接对接的,確实没必要拉他进去做中间商。
时间很快来到了八一年的十月底。
林晓和黄玲玲的婚期就定在这一天。
陈光明已经成过亲打了样,一切照旧就行了。
不过,陈光明已经成亲了,不適合做伴郎,加上林雨溪有孕了,也不能敲锣这些,只能做幕后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