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发现有质量不过关的箩筐,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这边边鬆动得厉害,要么你们重新扎紧,要么我不能收。”
之前那人他就直接晾在了那里。
这可把男人给气坏了,但陈光明现在被村民围著,他又根本没办法和陈光明爭论,连挤都挤不进去。
而且,他发现有些村民正有意识的挡在自己面前,生怕自己和那货郎起了衝突。
他一下子也回过神来,这是生怕自己惹到了对方,这个货郎就不来这里收货了,到时候损失的是大家。
这可把他气的够呛。
以前他也是管著生產的小队长。
现在他说的话竟然一点都不顶用了。
这让他怀念起了以前。
就在此时,陈光明又挑出几个质量不合格的箩筐。
陈光明语气平淡道:“你们要是想长久做这买卖,就得对自己的產品负责,糟糕的东西卖不出去,对大家都没好处,这种东西收回去,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这一次被挑了错的村民就老实很多了,也顾不得心里的不满,只低头应道:“说得对,我们会注意改进。”
陈光明转身拿出一把小刀,“来,我教你们几个打结的方法,比以前牢固多了。这活儿不能偷工减料,手艺跟质量,就是咱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他手把手地示范绑扎技巧,一边讲解,一边让旁边的人模仿做,这些算是挑货郎的基础功了。
就是一些小技巧,他也教给过手下的挑货郎。
几轮下来,不少村民纷纷表示学习到了新招数。
这让他们对陈光明的好感提升了很多。
“大伙也別急,我之前的话有点重,但说的都是事实,不是针对谁。”陈光明这时语气也放缓了很多,“咱们现在是打开市场的机会,要的是长期稳定的生意,如果今天质量不过关,以后没人买,那赚的钱就没了。”
“我带来的订单不少,可不能让买家失望,这几个箩筐有几个地方鬆动,还有裂口,
敷衍不过去的。”
那中年男子冷哼了一声,但看到其他村民眼神出来了信服,他也不好再顶嘴,只是皱眉说道:“那好吧,我回去重新做,就是时间紧张,你得多给点时间。”
“没问题,我可以先收那些合格的箩筐,不合格的一定退回去,让大家都有机会改进。”陈光明点头道。
他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闹僵了没意思。
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主动把自己准备好的箩筐拿出来让他检查。
渐渐地,紧张气氛缓和下来,大伙都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会,需要双方都对合作满意才能双贏。
隨著时间推移,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箩筐被挑选出来装车,而劣质货则被劝返修整。
整个收货流程並然有序,没有任何松解。
旁观者渐渐从怀疑转为钦佩,有人悄悄说道:“这货郎真靠谱,不但敢说,还能教我们怎么做好活儿,说话也实在,我们確实要保证箩筐的质量才行。”
双方初步有了共识,做起事情就要容易的多。
他在这个村总共收了三十个箩筐。
只要的原因还是时间太短了,很多匠的手艺都生疏了,还有不少人还在观望,因此才只收这么多箩筐。
收完货后,陈光明又继续保证自己肯定还会来收箩筐,让这些村民们只管做出来,不要怕卖不出去。
经过这一次收货,村民们明显对他更信任了。
已经有不少的匠都表示自己肯定会好好做箩筐。
等把货物都整理好,拖拉机驶离了这个村子。
路上,陈光胜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