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做的箩筐不知道怎么卖,就去打零工了。
如果能够在家里做箩筐赚钱,他也不想去打工了。
“是啊,这下好了,我们做的东西终於能卖个好价钱了,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旁边一个妇女接著说。
几个年轻人凑在一起议论起来:“只要学会编织箩筐就能靠著赚钱了,不如我们也学学?”
“我听说製作不难,就是开始的时候手感不熟练,慢慢练就好了。”一个稍微懂些手工的妇女说道:“现在有活干了,我感觉確实可以学一学。”
虽然眼前货郎的话不能全信。
但他们也能先学著做,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如果对方真的经常来收的话,那就赚大了!
村民们彼此交换了眼神,很快在心里做出了决定,有些还走过来向老匠人请教,“阿公,你能不能教教我们这些不会做的?大家一起做活儿,也好增收。”
老人看著大家期盼的神情,笑著点头:“行啊,我倒是愿意传授一点经验,如今做箩筐,比什么都强。”
陈光明看到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也凑过去:“我这边肯定会帮忙收购成品,大家只要专心做出质量过硬的箩筐,就能放心交给我,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他现在恨不得所有村民都能一起做箩筐,一个箩筐他能赚五毛,一百个箩筐就是五十块!
这就等於所有人都在帮他打工,他就等於又在这个村子开了一个箩筐作坊一样,还不用他操心什么!
现在,他都有些想要回去请十里八乡的人做箩筐了,不过两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也不能完全適用。
村民们听闻都连连点头。
陈光明又是一番保证,见到没人有做好的箩筐了,也没什么人买小商品后,开著拖拉机往下一个村去。
到了这里,他文重复之前的操作。
这十里八乡多的是竹子,这里本身也有做匠的传统,以前生產队都有生產点,自然就有不少的匠!
等他开著拖拉机在附近转了一圈后,也收了差不多一百个箩筐,等到两点的时候,他回到了竹下村。
此时竹下村的村民都已经在这里等著了,一个个箩筐也都堆在了空地上。
见到陈光明过来大家欢呼一声,“来了来了。”
陈光明开著拖拉机过去,对大家道:“让大家久等了,现在我们就开始收货吧。”
村民们点点头。
不过看到拖拉机上垒在一起的箩筐,他们也是愣了一下,全都反应过来,对方这是去附近收箩筐了。
而且数量竟然还不少。
村长见了眯起眼,感觉有必要再找对方谈谈。
他可不相信对方只是想要赚那十块钱路费那么简单,不然的话为什么还要特意开拖拉机出去收箩筐。
显然,对方从他这里收了箩筐后,肯定不是送到供销社那里,必定是拉到其他地方去卖了。
陈光明从拖拉机下来,招呼大家收萝筐。
这时村长和潘特干部走了过来,笑著问起了这些箩筐的事情,问他怎么收了那么多的箩筐。
“你这是还想从其他村子也赚些运费?”他笑著问。
陈光明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直接坦白道:“昨天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自然是打算只赚个路费。”
“不过回去后,我打听了一下其他镇上供销社的箩筐价格,比这边镇上的供销社要贵一些。”
听到他的话,村长和干部们都对视一眼,他们总感觉陈光明没有说实话,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现在我找到新的赚钱门路了,这十块钱路费自然不算你们的了。”陈光明又继续补充道。
见他这么说,村长和干部们脸色都好了一些。
他们本来也想说这个。
隨后,他们开始收货。
这些箩筐都被垒在一起,十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