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点头。
等休息够后,陈光明和兄弟们骑著自行车离开了刚刚卖货的村子,朝著下一个村庄缓缓前行。
到了下一个村子入口处,陈光明又敲响了绑在车头的鼓,清脆响亮的声音很快吸引不少村民围拢过来。
“挑货郎来了!挑货郎来了!”
孩子们欢呼著跑出来,跟著骑车的货郎们叫卖。
这时,一个满脸笑容、背著竹篓的中年妇女走上前来,將竹篓放在地上,“小伙子,
我这有些家里自己种的红薯,不知道能不能换点你这边的小商品?”
陈光明一愣,隨即笑道:“阿姨,我这边正好缺点红薯,我这里可以以物换物!你说说你想换些什么?”
妇女一边从竹篓里掏出几个干红薯,一边说:“我看那几包纽扣挺好用,我家娃娃衣服破了几个扣子,这个能不能拿两包给我?”
“没问题。”
陈光明爽快答应,“纽扣够结实,我给您包两包。”
他从箩筐里拿出两包皮质纽扣递过去。
此时还有其他人也凑上来看情况,陈光明同时了一根稍小一点儿但皮质结实的新皮带,介绍道;“要不要再拿根皮带回去,这可是我们自家作坊做的。”
“这皮带才一块钱,皮纽扣才六分”
大家或买,或以物换物,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
这里已经偏山区了。
平时来这里的货郎数量並不多。
陈光明就趁机多卖了一些货,收了波农產品。
收拾好以物换物的农產品后,他们又骑著自行车又向下一个村庄进发。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一个地处较为偏远的小村口。
陈光明率先敲响了自行车头部的鼓,那清脆响亮的鼓点穿透村庄的寧静,很快吸引了不少村民围拢过来。
“挑货郎来了!”
妇女和孩子们纷纷探出头来,小声议论著。
大家就照常卖起来。
喊的吆喝声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
他报的价格低,就算是不接受还价,依旧卖的非常快,很多村民难得见到这么实惠的商品,纷纷购买。
正当陈光明卖完一波,准备骑著自行车开始叫卖时,一个穿著中山装的中年男子忽然快步走了过来。
他神色精明,眼神里带看几分打量和试探。
“你们好,你们是挑货郎吧?”男子率先开口,“你们这批皮带、皮套是自家作坊做的?”
“是啊,全是自己做的。”陈光明笑著点头。
不清楚对方的来意,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捡著自己能说的说了,来回也就是喝的那几句。
中年男子也在试探。
他发现面前的货郎做事確实很到位,
竟然硬是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不过对方能骑著自行车来卖货,肯定是受了村子委託,一般挑货郎可买不到这么多的自行车。
“我打算多买点,不知道你这里有多少货?”
他开口道。
陈光明听闻眯起眼。
这人似乎是个二道贩子,这是打算从他这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