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了!!”回应声响彻云霄,整齐划一。
这不是敷衍,是带著敬畏和灼热的认同。
文件给了他们名分,而“光明”的牌子,给了他们底气和新財路,谁敢砸这块正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谁就是和所有人饭碗过不去!
三条新规字字千钧,砸在货郎们沸腾的心上。
翻倍的配额、广阔的地盘、严厉的规矩,清晰勾勒出一条通向更高更远的道路。
人群安静了一瞬,隨即爆发出更猛烈、更有序的轰鸣。
刚才丟在地上的货担被重新抄起,带著一股要把新政策扛在肩上的蛮力。
领货单的窗口被挤得水泄不通,但秩序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形成。
每个人眼里那点因狂喜而產生的混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燃烧的野心。
中央给正名,光明给东风。
此时不抢货占山头,更待何时?
供销站门口人潮汹涌的喧囂渐渐平息,登记窗口前排起秩序並然的队伍。
货郎们脸上的惶恐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篤定取代,紧著翻倍的领货单,肩上的担子仿佛也沉甸甸地承载著崭新的希望。
余安的嗓子虽然已经嘶哑,眼神却亮得惊人,指挥著仓管员按照新规快速分发货物。
陈光明站在二楼管理间的窗边,目送一拨拨货郎像被点燃的星火般奔向各自的区域。
“看见这股劲头没?”他再次开口,这次是对著刚刚走上楼来的周建国。
周建国现在不仅是匠人班头,也渐渐成了陈光明倚重的工程总管,“关不住,也压不住了。”
周建国黑的脸上还沾著几点新泥灰,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百牙,“都看见了,咱们备下的那些仓库,怕真要空了,你之前让预留的大块地方,是不是该派上用场了?”
陈光明脸上漾开一个充满信心的笑容,目光投向窗外更远的东南方。
透过供销站的人头攒动,他似乎看见了马屿镇的轮廓。
马屿,地处瑞安西南,水道纵横、陆路交匯,素有“浙南五县通衢”之称一一瑞安、平阳、文成、泰顺甚至闽北福鼎的边民都常在此集散。
这是真正的咽喉之地,人流、货流、信息流的天然枢纽。
“空不了才好!”
陈光明的指尖在简易绘製的马屿镇区地图上用力敲击著镇中心偏东、靠近主河道与公路交叉点的一片区域,那里標著废弃的马屿农具厂字样。
“大姨父说马屿供销点反馈,那边位置奇佳,以前政策束缚,明珠蒙尘,现在,一號文件擦去了这层灰。”
这里也是前不久,镇上划给他建厂的地方,还给他提供了免息贷款,让他直接把厂买了下来。
现在,也该他兑现承诺了。
“就在马屿,我们立刻动手,用最快的速度,把这片农具厂旧仓库群,改造成光明服装批发中心。”
命令下达,运输队再次披星戴月!
陈父亲自掛帅,调度了几乎所有运力,第一批运输红砖、水泥、木材的拖拉机很快抵达了马屿镇东头那片荒废已久的厂区。
陈光明几乎是紧隨其后赶到。
他跳下拖拉机,鞋底踩在破碎的瓦砾和丛生的杂草上,发出咯吱的声响。
眼前是连成一片、空阔却昏暗的老旧砖瓦仓库,足有两千多平米!
墙皮剥落,窗户破损,部分顶棚还渗著水。
但位置实在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