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篱笆 > 第248章 赶上红利期6000字(第4页)

第248章 赶上红利期6000字(第4页)

“嗯,时间紧迫,双管齐下,我让余三哥从帐上全力支持你,不惜代价把这块地拿下来。”陈光明严肃道。

他手上的钱其实不多。

买下这块地,基本上要掏空家底。

但是他知道,这块地带来的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必须要趁著现在这个窗口期把事情漂亮的办下来。

几天后,大姨父那边传来捷报在重金开路、合作社名义加持、以及给农户安排就业的胡萝卜诱导下。

那块关键的荒地加菜地,已经通过私下转让加明面上临时租用公家设点的名义,神不知鬼不觉地抓到了陈光明手中!

虽然手续在官方层面还有些模糊地带需要后期补足,但最重要的物权转移已经完成,批文在走流程。

没多久。

陈光明拿到標誌著核心地块租用和意向购买初步生效的文件。

这块毗邻未来主干道十字路口、足有两亩多的开阔地,几乎掏空了他合作社近期的现金流。

不过,机会,来了!

片刻之后,核心团队已经围在铺著简易龙港规划草图的木板前。

陈光明的手指重重戳在刚拿下的那块地上。

“时间不等人,龙港平地起高楼的架势你们都看到了,工地一天一个样,外来嗅到商机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的供销点,必须在第一批固定居民还没完全扎根、市场还一片混沌时,就立起来!”

“安子,工地那边的关係你打通的!”陈光明看向余安,“第一批从平阳调五千条最结实的光明牌中號袋,还有两千条大號袋,按四分钱一个卖给工地方,但有个条件!”

“要求他们在工地显眼处,集中用我们的袋子装沙石,装水泥!”

“给各个施工队的负责人送样品,让他们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我们的货!”

“告诉他们,光明合作社有稳定货源,价格最优,隨叫隨送,地方上现在用的也是我们的编织袋。”

工地的巨大消耗是天赐良机,让光明牌在龙港的建设浪潮中率先刷出存在感,比任何叫卖都有说服力。

“大姨父,核心地块平整和临时铺面的事,交给你。”陈光明继续道。

“不求豪华,只求最快、最实用,用最结实的竹木、石瓦,抢搭一个能遮风挡雨、面积够大的临时大货棚,明天就动工,同时,平整外围场地,先夯出个能停拖拉机、堆货的硬地场。”

“同步通知万全和平阳各供销点,调配物资,先把部分库存的卡其裤、塑革鞋,特別是最畅销的日用小百货、毛幣、肥皂、针头线脑这些,运一批过来,这是我们供销点的基本盘,不能空著。”

供销点不能等完全建好再开张,必须边施工边营业,抢占市场先机。

“码头的效率就是关键!”陈光明转向余平。

“把你的人手重新调配,组建专门的龙港运输小队,那几艘新买的旧驳船,专跑平阳县城供销点总仓到光明码头这条线。”

“现在优先保证把袋子、百货运过来,確保光明码头装卸速度,堆场管理要清晰。”新买的船和新修的码头,必须立刻转化为支撑龙港前线的物流优势。

指令如疾风骤雨般发出,整个团队像上紧的发条一样高效运转起来。

余安带著几个人,拉著一板车首批塑编袋样品和特供价的协议,直奔热火朝天的工地,

只要搞定这个关键节点,袋子的口碑和市场就打开了一半。

大姨父亲自带领村里跟来的壮劳力和临时招募的龙港本地泥瓦匠、木工,开著拖拉机拉著材料去建供销点。

砍桩、整地、搭竹木框架,叮噹作响,同时,他已经派人急返平阳县城,去调第一批小百货。

仅仅一周后。

这块曾经是荒地的核心位置,模样焕然一新。

一个简易但极其结实宽大的竹木石瓦顶棚已经搭好,足有百余平米。

顶上,龙港供销光明总站的鲜红大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棚子靠里一侧,整齐地堆满了小山般的灰白色光明牌塑编袋。

棚子最前面,利用几个旧木箱和木板临时拼成的简易货架上,已经陈列上了绿绿的商品。

结实的卡其布工装裤、鋰亮的塑革鞋、顏色鲜艷的毛巾、香皂、塘瓷缸、麻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