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晚上的缘故。
他们就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也把拖拉机开到了后院。
大姨父现在並没有在这里。
陈光明就打算等大姨父回来之后,再询问情况。
等他们稍微理一下,天就完全黑下来了。
陈光明就带著大家先去吃个饭,凑合著睡一晚。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
他们又早早的起来收拾店铺大姨父第二天一早就风尘僕僕地赶了回来,铺面的购买手续一切顺利,相关契据已经加急办理,下午就能拿到。
“光明,你的判断一点没错!”
大姨父灌下一大碗凉开水,抹了抹嘴,“这万全镇位置太好了,挨著平阳县中心,又是交通要道。”
“我问过当地人,虽然镇上也有几家卖布的、卖成衣的,但东西都又贵又老气,品种也少,咱们的衣裳和塑革鞋,在他们这儿绝对是新鲜货!”
陈光明听了,心中大定。
这正是他选择万全镇作为桥头堡的原因。
他立刻指挥余三哥,领著眾人按照早已规划好的方案开始布置店铺。
小伙子们干劲十足。
被门卫老头念叻过的满屋灰尘早已被彻底清扫乾净,连那蒙著厚灰的玻璃窗都擦得透亮。
几块厚实的长条木板被迅速架在石头垒的墩子上,刷上清漆后就成了坚固简易的货架后院那间低矮小屋被彻底腾空加固,作为专属库房,余安带人小心地將货品分类码放整齐。
张远则拿著进货单和帐本,跟著余安一起进库点货,每一箱货號、匹数、款式都仔细登记。
小山几个半大小子则被派出去採购材料,红纸、浆糊、长棍子、毛笔墨汁等用的上的日用品。
陈光明要按计划掛旗贴字。
忙碌间,门卫老头又晃了过来,看著焕然一新的门头和进进出出、忙而不乱的年轻人,眼神里少了几分昨日的轻视,多了些审视和惊讶。
他咂咂嘴,没说什么,又开了。
两天后,契据顺利到手,这个小小的铺面正式归属了陈光明,他也去进行了工商登记。
同时,红纸招牌也已经写好,在余三哥和几个后生的合力下,稳稳噹噹地悬掛在了门媚上方。
光明小百货。
这个是店名,供销点工商登记上就是百货店。
等掛上店名后,他又立了个牌子,上面写著开业大酬宾全场新货八折,数量有限售完即止的字样。
当招牌和红纸大字贴上的那一刻,整个振兴路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显然都对刚开的店铺很好奇。
“新店?看著挺新鲜。”
“新潮时装?塑革鞋?这些倒是稀罕货。”
“八折,这倒是能便宜不少—“
他们低声议论,还有人询问什么时候正式开业。
陈光明就说了明天就会开业,
这些人记在了心里,先回去等著了。
与此同时,余平和余安兄弟也带著货郎去宣传了。
他们本来就是货郎出生,对此也轻车熟路,
在陈光明的计划里面,以后这平阳县城的生意,运输等都会由余平和余安两兄弟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