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得将心中的惶惶不安压下。
罢了,等回来再好好问她。
薛钰这一去,三四天都没回来,簌青取了换洗的衣裳,送到宫里去了。
据说许多朝廷大员包括陆玠在内都没回来,夙兴夜寐地讨论对大皇子如何定罪,和惠王到底是奖是惩。
其实就是博弈和权衡,谁都有自己的考量。
皇帝虽然年老,毕竟还在,有他压着,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儿子意图弑君弑父,还令蜀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君王,应都是心寒透了。
可若是真处死亲儿子,还是第一个儿子,那老皇帝心里总是说不过去。
对于太子来说,大皇子李泓一日不伏法,他便一日不能安心。
老皇帝心里明镜似的,他若不杀儿子,这儿子迟早要被兄弟杀了。
与其让新君背上灭手足的骂名,不如他忍痛下手……
这些朝廷政事并未影响老百姓们过年的欢喜。
云央心情很好,母亲姐姐重新回到身边,让她们快乐、平安,就是她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旧年换新年,上京很是热闹,喜气洋洋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云央先带着母亲和姐姐去与老夫人请了安,老夫人看着云家姐妹俩穿着鲜红的缎面小褂,喜庆的灼人眼,脸上笑容不断,云央讨了彩头,而后又带着母亲和姐姐去梵月楼吃喝听曲,逛枫桥街市,吃热乎乎的羊汤、皮酥肉烂的红烧肉,还去坐了护城河里的乌篷船,上京就是这点好,即便下了雪,河也很少结冰。
殷氏用了太医的药后,清醒的时段变长了,看着光彩夺目的小女儿,跟云嘉感叹,“薛家仁厚,想来是把央央当亲小姐养的。”
而真正的薛家小姐薛锦最近很是不如意。
她与云央一样大,过了年就十七了,在年前,就被祖母定下了人家。
那人家家境殷实,父辈在朝廷做官,性子也不错,就是个标准的风流倜傥的公子哥。
都是公子哥,可比哥哥薛钰差远了。
薛锦自小便敬仰这个如高山白雪般的哥哥,看男人的眼光便高了起来,一般的公子哥儿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可偏偏婚姻又是无法选择的。
她正陷于嫁人前的不安和烦恼时,就听闻这几日大哥哥虽不在府里,可往槿香馆送的东西倒不少,还命簌青带着人全程陪着那云氏姐妹和那个病恹恹的妇人在京中游玩,心中很是忿忿。
以往,大哥哥得了什么好东西都会派人给她送一份。
她是妹妹中和大哥哥最为亲厚的,何时竟成了一个旁观者……
薛钰中途回来了一次,面色沉沉去浮山阁拿了卷宗后,就匆匆去了槿香馆,再出来时面色已变,眉眼含春,说不出的风流蕴籍。
据婢女说,他脖颈上隐隐还有抹红痕。
可薛钰回来的那个时辰,薛槿才与云嘉擦肩而过,她还特意刁难了云嘉,知道云嘉是去了老夫人那。
女子敏感,薛锦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一个人坐在闺阁中冥思苦想,将过往的种种逐一拼凑,大哥哥为了云央挨了板子,大哥哥只要云央送的香囊,据说还日日放在枕边。
云央好几次要定下人家,都是被大哥哥否决了,张谦送来吉时供其挑选,大哥哥都含糊不清的就是不给句准话。
这次蜀地平叛,也是为了寻找云央的母亲才耽搁了行程,大哥哥好像一直对云央与别人都不同……
而云央,得知大哥哥去了蜀地后,就一言不发地前后脚走了……
薛锦绞紧了帕子,面色冷如冰霜,倏地站了起来,唤来了婢女。
云央来的时候,料想到了薛锦的刁难,却没想到是被薛锦察觉了薛钰与她的私情。
薛锦开门见山,冷冷道:“你和我大哥哥可是有了苟且?”
云央本来还有些心虚,可看她说话一点都不客气,用这样的词形容她与薛钰,她便不痛快了,语气淡淡,“是又如何?”
“你不要脸!”薛锦怒斥道,“你们一家都赖在薛府还不算,你怎敢沾染我大哥哥的!?”
“是你大哥哥来沾染我!”云央漫不经心说,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她的红泥小炉,“是你大哥哥巴巴地把宫里分配的那点银丝炭送到我房里,是你大哥哥在朝中议事还惦记着我母亲和姐姐的病情,是你大哥哥一脸歉疚地跟我说这几日太忙没陪好我。是他,沾染了我,明白了么?”
薛锦没想到云央这样理直气壮,被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