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了的房屋田舍都已进入有条不紊的重建中,薛钰带着云央回了上京。
漕运通了,江上风冷,来往船只也逐渐增多,可波涛翻滚间还是浊浪滔天,偶尔有家伙事锅碗瓢盆飘在水面上。
雪花混在绵绵细雨中,云央恹恹躲在船舱里,这次倒是没有来时晕船了,可一张脸还是煞白。
薛钰沿途检阅河岸修筑情况,心里着急,怕她在船上时间长会晕船严重,人从未有过的急躁起来,没两日就起了一嘴的燎泡。
簌青心中不由咂舌,若在以前,“急躁”这两个字与公子是完全不沾边的。
晚间归来,他便来云央的船舱看一眼,有时她抱着书卷睡去,眼角还有未干的泪痕。
有时就神情黯淡地看着夜空发呆,连他走到身后都没察觉。
还有时趴在窗前就睡着了,袖子都是湿的,他便俯身将她抱到床榻上,吹灭了烛火,于幽暗中静静陪她一会儿,耳边是浪潮声,薛钰内心的焦躁便宁静了下来。
云央的变化很明显,跟以前鲁莽跳脱的少女大为不同了,这一路上,水路换陆路,她都没下过几次马车。
直到路过驿馆给马换草料,她下车看见了一只小黄狗,才露出了笑容来,蹲下来温柔地摸着小狗的脑袋,午后的暖阳被树叶割裂成细碎的微芒,洒在她细致美好的眉眼上。
薛钰停下脚步,于微光中问:“想要它么?把它带回薛府与你作伴可好?”
一旁的小男孩嘴一扁,眼眶登时就红了,想过来把自己的小狗抱走,却被父亲拦住牢牢按在怀里。
这上京来的大官,想要一只狗,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还能不给么?
云央看了眼小男孩,迅速摆了摆手。
真看不出姐夫这样的端方君子竟是强取豪夺之人。
这是人家小孩的心爱之物,这跟那些不顾自己孩子是否允许就把东西送人的大人有什么区别?
“不喜欢?”薛钰蹙眉,不解,“可你方才还对它笑。”
若是以前的云央,定会颇为无语的反问笑又咋啦,我还对很多东西笑呢,就都得拥有?
如今的云央只垂眸淡淡道:“喜欢就要带走么,没必要。”
她自己都不知道在薛府能住多久,也不知道以后的归处又在哪里,有那么多不确定,再带个狗跟她来回折腾,何必呢。
到了上京,回了薛府,薛老夫人知道了云府发生的事免不了一顿唏嘘,掩面拭泪,抱着云央哭了好一会儿。
云央这些日子憋在心里的彷徨无措也被引了出来,又大哭了一场。
云央自知身上带着重孝,不便去老夫人前伺候,也不想惹得老夫人伤心,便以身体不适为由,把自己关在槿香馆里,无事不怎么出来。
薛老夫人感慨这丫头真是长大了的同时,又欣慰又难过,只得派府里的小姐们轮流去槿香馆与她说说话,解解闷。
可失去父母的伤痛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开解的,那种无措如同看不见的潮湿,在忽而下一场雨的时候或在某个佳节家宴上就会悄然而至。
她只得学会自己走出来。
薛钰去找了祖母,免了府里妹妹们去打扰云央,让她自己静一静,给她时间,她会学会掩藏内心的伤痛,这便是成长。
一直到过年,云央都是这种状态。
薛钰去看过她几次,有一次她正站在窗边看着落雪,脸上有湿润的泪痕。还有一次她将自己裹在被褥里,身体蜷紧,连睡了三天。
找人这种事东厂最擅长,薛钰亲手画了云嘉小像,可云嘉的身份特殊,找人之事只能暗中进行,一时半会儿难有进展。
幽州水患这么大的事,薛钰料想云嘉不可能不知,至今未有消息,那定是走不开。都走不开了,怕是遇见什么困境了。
当时他去城外迎送亲的队伍,与云嘉见的第一面便是她自己掀了盖头,执意要走,连嫁衣都没脱,要他“放她走”,还需要帮她掩盖她离去之事,就当是报了救父之恩。
三年之后,她归来亦或不归来,他都可以另觅新妇。
薛钰自小便是天之骄子,从不喜勉强什么,既如此,何必纠缠,就依她说的办就是,更何况他本也不想这么早就娶亲,或者说娶不娶都无所谓。
左右是报恩,报恩便要以对方满意的方式。
那时的他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再寻她。
实在没法子了,薛钰略微沉吟,当下回自己院中找出云嘉留下的信,提起笔……
及冠之年就以书法雅冠上京,心高气傲的薛灵均,第一次临摹了别人的字迹。
他将十成十像云嘉写的信递给云央,云央接过,看了许多遍。
“不许再哭。”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