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即转向梅秋菊,恭敬称呼道:“师母,我是受老师所托。”
说着,他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放在了桌上。
梅秋菊倒也不客气。
她打开布包,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清一色全是黄澄澄的金条。
她拿起一根在手里掂了掂估了下重量,然后仔细地点了点数。
二十三根,一根不少。
她心里对这人顿时多了几分好感,这小子别看黑,心还算敞亮,至少没在中间吃回扣。
梅秋菊系好布包,抬头问道:“他在那边还好吗?
“听说关外查得很严,日本人连大米、白面都不让老百姓吃。”
她知道丈夫的口味,就好那口饼子,爱吃牛羊肉。
在山城,有钱什么都能买到,可到了东北那就不好说了。
“师母放心。”洪智有笑着回答,“老师有日本人的红本粮证,想吃什么都能弄到,牛羊肉管够,身体好得很。”
梅秋菊这才松了口气,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她随即又低声笑了笑:“都说东北天寒地冻,是个苦地方,谁都不愿意去。现在看来,老吴在那边的创收能力,看起来也蛮不错嘛。”
洪智有咧嘴一笑:“师母,这才哪到哪儿啊。
“您就瞧着吧,等将来光复了,老师给您带回来一座金山都不稀奇。”
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当然,这话可不能跟外人说,要不然,该有人去找戴老板运作抢着去东北了。”
梅秋菊被他逗得笑了起来,连连点头:“那是,那是。”
一番闲聊下来,梅秋菊越看他越顺眼,觉得这孩子机灵,还透着一股子让人亲近的劲儿,特别有眼缘。
当然就是看着穷了点,邋遢了些。
“师母,我能单独跟蕊蕊说几句话吗?”洪智有忽然开口,“老师有所嘱咐。”
“这……”梅秋菊有些犹豫,她骨子里还是个挺传统的人。
“是关于她去国外上学的事。”洪智有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低语。
一听到这个,梅秋菊犹豫了。
蕊蕊出国这件事,她向来是不大赞成的,总觉得那些洋鬼子不是好鸟,但架不住亲弟弟的劝说和蕊蕊自己想去。
既然老吴派了心腹专程传话,那自然得听听当爹的是什么意见。
她点了点头,同意了。
“那你们去里屋聊吧。”
说着,她冲吴蕊蕊道:“蕊蕊,你跟小洪聊聊,我去外边透透气。”
到了里屋,终于有了和妻子独处的空间。
洪智有极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激动。
他知道,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过于热切的情感会显得很“变态”,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和不适。
“你是来替我父亲劝我,不要去留学的,对吗?”
吴蕊蕊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少女的执拗和疏离。
“我已经跟舅舅商量好了,要去美国留学。舅舅说,那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连空气里都带着甜味,那是一片自由的净土。”
洪智有真是呵呵了。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沓照片,轻轻地摊在桌上。
“净土?”
他指着照片,声音平静却有力。
“你看看这些。美国大萧条,他们的老百姓现在连一片面包都吃不上。他们的孩子,正在街头忍受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