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的蝉鸣尚未完全甦醒,倒计时横幅上的数字已从“31”悄然滑进“25”的红线。
最后一次模擬考的考场里,空调慢悠悠的调和著教室中的温度,让考场中的高三学生们儘量处於一个舒適的状態。
沈元脊背绷得笔直,笔尖悬停在压轴题上方,题干里嵌套的复合函数缠绕著导数符號与参数限制。
简单的导数,极致的享受。
看著题干简简单单,但事实上,折磨的要死。
午后的阳光斜切过蓝漆窗框,在他摊开的数学卷面投下几何状的光斑。
笔尖在草稿纸上刷刷划动,列出关键方程,推演参数临界点。
理综考场上,沈元的状態堪称丝滑。
虽然不像沈元最初预想的全是『温柔题目,但三模的整体风格確实偏重於基础稳固和综合应用,刻意避免了偏难怪题。
这正是沈元目前最擅长的领域。
生物选择题,题干清晰,陷阱寥寥,他几乎是一路绿灯畅行。
化学部分,流程题结构规整,计算量適中,他下笔沉稳,方程式写得整整齐齐。
物理压轴依旧在,难度却与二模持平,远非一模时的“拦路虎”。
沈元冷静拆解,力学分析、电磁转换、能量守恆,知识点在脑中如榫卯般精准咬合。
复杂的运动轨跡最终被分解为几个清晰的部分,在答题区呈现出逻辑分明的解答步骤。
时间在他高效而专注的书写中从容流淌,他甚至有时间回头快速復验了一遍答案,確保万无一失。
监考老师提醒“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的声音响起时,沈元已检查完毕。
他没有丝毫鬆懈,而是再次將目光投向答题卡,利用这最后的时间进行著细节上的查漏补缺,指尖在卷面上轻轻点过,沉稳得不像是在倒计时的考场。
当收卷铃声终於刺破空气,沈元平静地搁笔,一丝考后的轻鬆感悄然爬上眉梢。理综这一关,他闯得平稳而扎实。
下午的英语考场,则是沈元真正如鱼得水的主场。
试卷展开的瞬间,扑面而来的是熟悉的语言结构。
听力部分的对话清晰自然,词汇量完全在掌握之中。
阳光西斜,在考场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沈元却觉得时间似乎格外富余。
检查完两遍答案,確认没有疏漏后,他抬头看了看掛钟,离考试结束还有小段时间。
不同於考前的紧绷,此刻他的脸上带著一种从容的平静,微微靠向椅背,闭上眼深呼吸了一下。
不是疲惫,更像是在积蓄一点考后转换的力气。
脑海中不知怎地又闪过黎知那句“等著你带我去领证”。
沈元嘴角抑制不住地弯起了一抹极淡的笑意,旋即又收敛起来,专注於眼前的平静等待。
终场的电铃终於如约而至,尖锐又宣告性地碾过整栋教学楼。
“停笔!”
监考老师沉稳的声音响起。
沈元几乎是同步地,鬆弛了挺得笔直的脊背。
三模整场考下来,对他而言,总体是平稳中带著一种可控的顺利。
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距离最后的战场,又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