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一个循环使用,就是注意别送回去就行。
晚自习的灯光将教室晕染成一片冷白色,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翻书声交织成高三特有的夜曲。
窗玻璃映出沉沉的墨色天幕,寒意被阻隔在外,只余下少年人呼吸间氤氲的薄薄暖意。
此刻的平安夜,整个学校就只剩下高三了。
高一高二已经放假过平安夜去了。
第一节晚自习下课后,阿杰靠在座位上感慨:“咱只能送送苹果,但有些人却能送香蕉和牛奶。”
“记得备小孩嗝屁套,安全第一,平平安安。”
“也可能不用。”
“那有点不平安了。”
“哈!”
杨泽和阿杰对视一眼,乐了。
沈元的目光扫过身边垂首写题的黎知。
少女脖颈弯出一道柔和的弧线,碎发随着书写动作轻轻晃动,侧脸在灯下透出专注的瓷白光泽。
沈元的指尖在课桌下的阴影里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边缘。
在书包中,静静地躺着沈元准备的平安果。
那是他吃过晚饭后从杨以水处取回的“专属秘密”。
他想起黎知在午后拆班集体苹果时那副不太感冒的平淡模样,她确实对这些节日仪式兴致缺缺。
甚至对于各种营销的仪式感也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
沈元也是如此。
但这并不代表两人排斥仪式感。
所谓的仪式感,在沈元看来更多的是在平淡的日子中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而不是说在一个个日子中要求各种各样的东西。
平淡的生活中确实需要仪式感,但所谓的仪式感并不是指去要求各种物质上的补充。
仪式感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充。
一起看日出日落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去做一件两人都喜欢的事情,回家的时候带上一束,写上一封手写信。
这点在沈元看来,自己家里那两个其实就是一个不错的榜样。
老沈会带张雨燕女士出去旅游,但两人并不是总会出去旅游的那种,一年两三次,短途长途都有。
而张雨燕女士会陪伴老沈一起玩游戏,而且已经发展到了开始压力老沈的地步。
但老沈真的吃压力吗?
他一点都不吃,他笑的可开心了。
同样的,其实老黎和徐阿姨之间也是如此。
老黎每个月都会找一天时间在下班的途中带上一束,不用很贵,有时候甚至只是一支。
哦不,至少两支。
还有一支要送给自己的宝贝女儿。
徐阿姨每次都会将老黎带来的好好的养着,并且沈元还听过黎知吐槽过徐阿姨。
黎知说老妈老是当着她的面和老黎秀恩爱,一天天的我爱你要说个几遍,跟说不腻一样。
可是对自己所爱的人说一句我爱你,又有什么无法说出口的呢?
仪式感的目的,是让自己感觉在生活。
那些给你带来仪式感的人,往往都是爱你的人。